2024年,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全力打造高品质、高颜值的绿美公园城市和文明洁净城市,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市民群众创造更加舒心便利、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积极贡献,城市管理各项统计指标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园林绿化品质持续提升
2024年,我局认真落实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的工作部署,园林绿化工作成效明显。
绿美深圳生态基底更加厚实。全市绿化覆盖总面积达到105306.61公顷。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69%,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4430公顷、比上年增长4.87%。全市绿地面积101592.15公顷。其中,建成区绿地率41.9%,建成区绿地面积40753公顷、比上年增长2.41%。
公园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公园已达到1320个,比上年增长30个;公园总面积38340公顷,比上年增长0.15%。公园绿地面积2624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4.75平方米;全市公园绿化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达到21307.39公顷,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公园与城市交通、住宅商圈、办公楼宇等有机衔接不断增强。
“山海连城”计划全面推进。围绕连通“一脊一带二十廊”生态骨架,新建提升绿道308公里,打造特色步道40条,“鹏城万里”多层次户外步道总里程超3600公里。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的山海连城美好愿景已成为深圳市民生活的生动现实。
图1:2007—2024年深圳市公园面积和公园个数
二、环境卫生管理不断加强
2024年,我局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全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持续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21座,其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3座,生活垃圾焚烧厂9座,大型厨余垃圾处理设施9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2053吨/日、比上年增长3.87%。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910.8万吨,无害化处理量910.8万吨,其中焚烧685.3万吨,厨余垃圾处理225.5万吨,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共有垃圾转运站824座,生活垃圾转运站转运能力30128.5吨/日。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9.1%,厨余垃圾分类率持续稳定在25%以上。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在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估中位列全国21个超特大城市中的第一档、第三名。
图2:2007—2024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处理数据
大力推动环卫作业低碳化、智能化,环卫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在市政道路、城中村、公园、广场等区域打造人工智能清扫场景80余个,投入环卫机器人230余台。全面深化小型环卫机械设备推广应用,全市打造33个全域环卫作业机械化试点。持续推动环卫车辆新能源化替代,全市520辆生活垃圾转运车全部完成清洁化替代,新增纯电动环卫车146辆,累计完成4954辆,全市环卫新能源车占比达90.2%。全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275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53%。机械化清扫面积1726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55%。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公厕建设规范、管理规范制修订,全年新建、提升改造各类公厕100座。
三、城市照明环境更加优化
2024年,我局持续完善照明基础设施、提升照明品质,市民夜间出行环境更加安全舒适。截至2024年底,全市道路照明灯盏数共628101盏,比上年增长2.14%。不断消除“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道路暗区,道路照明设施亮灯率达到98.64%。全市安装路灯道路长度8961公里,比上年增长2.48%。全市共有灯杆385281杆,电缆长度15338.06公里。全年城市照明总用电量31843.86万千瓦时,城市照明装灯总功率78334.79千瓦。
表1:2012—2024年深圳市城市照明数据
深圳市各区(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路灯盏数和占比分别为:福田区30500盏,占4.86%;罗湖区18700盏,占2.98%;盐田区7800盏,占1.24%;南山区54100盏,占8.61%;宝安区170638盏,占27.17%;龙岗区141776盏,占22.57%;龙华区91065盏,占14.5%;坪山区28440盏,占4.53%;光明区71025盏,占11.31%;大鹏新区14057盏,占2.24%。
图3:2024年深圳市各区路灯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