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市城管局生活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正式启动。这预示着深圳垃圾分类工作迈入了全民分类新阶段。
蒲公英计划,就是建设市、区、街道、社区公众教育基地,组建并培养垃圾分类宣传人才队伍,统一和规范垃圾分类教育培训课件和宣传资料,搭建一套垃圾分类公众教育体系,实现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规模化、平台化、常规化,让垃圾分类这颗文明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不断地传播扩散,让人人都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行动者,把深圳打造成“人人知道分类,人人参与分类”的先锋城市。
启动仪式上,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学校老师黄稳向大家分享了她和垃圾分类的故事。受深圳垃圾分类宣传的影响,黄稳从几年前开始关注环保,2016年开始在学校宣传环保和做环保。2017年初,黄稳发现学校课间餐牛奶盒的丢弃严重,于是发动全校师生将学校课间餐的牛奶盒全部回收,并于2017年10月联系到了厦门陆海环保公司并建立了连接关系,同时委托了深圳一家中间公司每周上门到学校代收牛奶盒。期间,他们一直在大力宣传环保,还回收了很多一次性饭盒等塑料制品。但从本学期开始,因数量太少,这家中间公司不再愿意上门收我们的牛奶盒和塑料制品,导致学校的牛奶盒和塑料制品大量堆积。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吴建升向社会发出求助信息,很快于4月底收到深圳承轩浩业环保公司董事长罗惠军的援助电话,向黄稳老师所在的学校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翠竹外国语学校升级垃圾分类体系,即除了收运黄老师们的全部牛奶盒外,还将免费向学校提供玻金塑纸+有毒有害+废旧衣物等智能分类垃圾桶,让学校的垃圾分类步伐与全市垃圾分类推进的规范相吻合。罗惠军董事长与黄稳老师的合作意向一拍即合:单靠学校收集的少量牛奶盒,任何企业前来收运都将血本无归,无法持续。只有在收集利乐包的同时,把玻金塑纸+有毒有害+废旧衣物回收同时搞起来,企业不仅可通过变卖以上回收物实现赢亏平衡,且还能拿出部分资金返还给学生做班费。
启动仪式上,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持人董超、张天宇、姚瑶,政协委员李毅,深圳报业集团晶报记者吴建升,深圳市义工联环保生态组张玉清等6位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大使给12位特聘垃圾分类志愿讲师颁发了聘书,并由市城管局杨雷副巡视员与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城管局宣教信息中心领导及嘉宾为深圳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仙湖植物园、福田香蜜公园、党群服务中心等首批4家“垃圾分类微课堂”举行了授牌仪式。
“垃圾分类微课堂”是蒲公英计划里的重头戏。市城管局副巡视员杨雷作为一名深圳垃圾分类志愿讲师开讲了第一课。杨雷副巡视员介绍了国家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以及深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做法和垃圾分类的“深圳模式”,围绕“家庭厨余垃圾分不分” 、“‘互联网+’如何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强制分类的内涵”等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深度阐述了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措施,同时也倡导市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为美丽深圳尽自己的一份力。
仙湖植物园董慧博士向大家介绍了植物园工作人员保护蝴蝶的故事。现场还开展了利用废弃材料制作蝴蝶小屋等丰富多彩的环保手工活动。
蒲公英计划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在硬件设施方面,市城管局统一建设生活垃圾科普教育市级主馆和区级分馆,形成市级统领、区级补充的两级科普教育模式,并统一制定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标准、科普内容、展示方式。截至目前,深圳已有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8座,其他各区正在陆续建设中;同时,市城管局将建立“社工+义工”模式,打造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活动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微课堂,以及在公园等室外环境开展分类宣传教育的自然教育中心,统一制定“垃圾分类微课堂”的标准课件、科普内容、展示方式及个性化特色,对微课堂授课的社工进行统一培训,打造“垃圾分类微课堂”标准体系;市城管局还将以强制分类示范小区为试点,建立定时定点教育督导制度。由社工统筹,义工参与,以小区为阵地,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督导,持续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现场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各类生活垃圾,每周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教育督导活动,打通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在队伍建设方面,市城管局将打造一支以垃圾分类推广大使为先锋队,社工为中坚力量,义工为辅助力量的垃圾分类三级培训讲师梯队,培育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种子队,多层次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环保理念:一是打造一支以垃圾分类推广大使为主要力量的明星讲师团,充分利用垃圾分类推广大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定期开展推广大使大讲堂活动,提高垃圾分类关注度;二是组建“社工+义工”队伍。通过购买社工服务,固化市、区、街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人员,“社工+义工”队伍以党群服务中心“微课堂”为基地,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对有需要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垃圾分类宣讲服务,深入示范小区开展知识普及及督导活动。
在软件建设方面,市城管局统一设计制作了生动、活泼、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教材和课件,确保学校教育和公众教育宣讲效果;同时,统一制作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开设线上垃圾分类课堂,利用信息化手段传播垃圾分类知识,扩大公众教育范围。此外,市城管局还将开发具有较高针对性、趣味性、互动性的垃圾分类教育读本和标准课件,保证垃圾分类宣讲效果,打造垃圾分类课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