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各地城管

海淀城管执法系统助力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北京市)

日期:2021-10-15 11:39:03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自去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海淀城管执法系统在垃圾分类这件“大事”上,全程发力,有市民全员参与,有志愿者全程引导,有城管执法队员规范执法,垃圾分类“新时尚”的社会氛围越发浓厚。

  自编自导微电影 提升群众垃圾分类意识

  “张主任,我对门老王把垃圾就扔门口,弄得整个楼道都臭气熏天的,您必须得管管!”“陈姐,您先别着急,正好今天城管执法的同事也在,咱们一起看看去?”眼前这段对话,乍一看是社区居民与社区主任间的普通对话,其实是区城管执法局自编自导的微电影《城管进社区》中的一幕。

  在拍摄现场记者了解到,该微电影通过反映城管队员、街道社区干部的宣传、动员、走访及严格执法故事,使群众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自觉加入维护社区环境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在一旁观看拍摄的社区居民们对短剧中提到的垃圾分类小知识,与执法队员进行了互动问答。“短剧里吃剩的排骨骨头是什么垃圾?”“日常使用的无汞干电池是什么垃圾?”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小问题,不断向执法队员抛出。面对提出的问题,执法队员积极回答,对居民部分认识不太清楚的问题进行补充或更正。

  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城管进社区》这个剧本是我们多年来垃圾分类工作的总结和提炼,希望通过它能让群众更加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指导他们精准分类。未来我们还将创编其他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助力垃圾分类。”

  定时上门分类收 桶袋对接日产日清

  “田村路街道辖区兰德华庭社区底商门店以美容养生、房产中介等为主,厨余垃圾主要是员工订餐所产生的剩菜剩饭。为此,我们主动向前积极探索,以兰德华庭社区底商门店为试点,解锁垃圾上门分类收运新模式。”田村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沿街商户尤其是小门店因业态复杂、管理薄弱、分类意识不强,成为影响垃圾分类成效的“洼地”。田村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压实物业责任,根据商户业态和生活垃圾产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专业保洁人员和车辆,于每日下午3点-4点对30多家商户产生的生活垃圾逐一上门收集,确保日产日清。

  针对这一新的举措,兰德华庭社区底商的一位商户负责人连连称赞:“每天下午保洁人员一到,我们就直接把提前分好类的垃圾放进去,很方便,门口的环境也变好了。”

  此外,为提高底商门店垃圾分类规范度和投放准确率,执法人员逐户上门,向各商户负责人告知垃圾分类工作要点,通过现场指导和微信群线上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商户的工作指导,树立垃圾分类分毫必究观念,避免产生因为垃圾产生量少就不分类的意识。

  桶前值守循环查 广泛播种环保理念

  为推动地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落细,西三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生活垃圾分类“执法进社区”工作为契机,多措并举使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有力度、有温度。

  “老周,出门遛弯儿也不忘顺便把垃圾倒了。”“是啊!顺便再学习一下分类。”晚上7点,记者在西三旗街道育新花园社区内看到,居民周先生拎着垃圾来到四类垃圾投放处,主动让桶站值守的执法队员检查他的分类“成果”。“每天晚上7点左右,执法队员会按照固定时间,轮流到社区进行桶站值守,通过查看我们垃圾分类的情况,督导我们正确投放垃圾。我觉得这种做法是很不错的。”居民周先生告诉记者,当发现居民存在错投或者混投现象时,执法队员会现场进行指导和知识宣传,并要求居民重新分类后再投放。

  “同时,我们还以周为时间单位,对社区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循环式’检查,广泛播种环保理念。让居民做到正确分类、准确投放生活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西三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介绍。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