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媒体宣传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行满三月住宅小区情况如何? 有的分类垃圾桶成摆设 有的厨余处理站都有了

日期:2020-12-02 09:11:46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1.jpg

彩田村景观式垃圾分类投放点设备整齐完备。

  “垃圾围城”是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高度聚集过程中遇到过的或正在面对的共性问题。作为我国最早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之一,深圳自2000年已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并于2013年成立了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职机构。

  但作为一个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深圳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85万吨/日,其中来自居民家庭的约占70%,垃圾处理设施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垃圾围城”之困亟待解决。

  今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行,这意味着深圳垃圾分类由“倡议分类”步入“强制分类”时代,全市3500多个物业小区须建成“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分类模式,1690个城中村、160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2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则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在历经3个月的宣传和集中执法期后,《条例》实施情况如何?垃圾分类是否真正有实效?连日来,南方+民生调查小组兵分多路,在居住人口相对集中的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等六区随机选择住宅小区、城中村、餐饮食肆,对其垃圾分类情况展开调查,并于即日起推出“直击深圳垃圾分类现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调查对象:住宅小区

  住宅小区是垃圾分类的主阵地。此次走访,调查小组共在深圳六区随机调查了云峰花园、仙桐御景家园、彩田村、东方玫瑰花园、珠光—花半里、春华四季园、泰华君逸世家等12个住宅小区,发现有的小区不仅实施了垃圾分类,还结合小区特点创新宣传方式;但更多的小区虽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齐全,但分类意识不足、垃圾混杂丢弃、处罚难落实等成为共性问题。

  弹

  七成小区垃圾分类落实状况堪忧

  问题一▶▷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

  深圳垃圾分类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实行“四分法”,并对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进行统一颜色、标志和制式规定。走访发现,所有抽样的住宅小区均设有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垃圾分类容器齐全,张贴了垃圾分类指引牌,部分投放点还配备了洗手池、语音提示和夜间照明等设施,硬件设备总体较好。

  但垃圾的分类丢弃却不尽如人意,12个小区中,七成左右小区都存在分类垃圾桶正确投放率不高,甚至形同虚设的情况。

  以宝安区泰华君逸世家小区为例,该小区共3栋863户,设有两个垃圾投放点。其中一个投放点放置了6个大小一致的分类垃圾桶,旁边还有收集“其他垃圾”的大垃圾桶。但分类垃圾桶中空空如也,大垃圾桶里则有厨余垃圾、塑料、纸皮等,桶内垃圾已溢出,部分垃圾堆放在地上,现场比较脏乱。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龙华区春华四季园。该小区有3000多户居民,共设有5处垃圾投放处,但易腐垃圾投放点里却有塑料袋或纸盒等可回收垃圾,而有害垃圾投放点则混杂塑料袋、纸巾、果皮等垃圾。

  “虽然大多数住户会自觉将垃圾带到垃圾集中投放点,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分类,或者觉得麻烦就随意放在某个桶里,感觉分类效果不明显。”罗湖区云峰花园的李女士说。

  “厨余垃圾的分类主要靠自觉,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还是需要加强。”南山区珠光·花半里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张阿姨说,有的住户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合装在黑色垃圾袋中扔掉,很难发现。

  问题二▶▷楼层撤桶后垃圾丢进楼梯间

  “楼层撤桶”是《条例》的新规之一,早在2019年年底,深圳就已尝试推动所有住宅小区撤掉各楼层垃圾桶。但走访中,至少有1/4的小区居民,因楼层撤桶,而将垃圾直接投放在楼道、电梯间或车库。

  宝安区风临洲小区AB栋的B层车库一处,墙上贴有“此处垃圾桶已撤走,禁止乱丢垃圾”的告示,但地上堆有鞋子、塑料瓶、纸巾和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南山区珠光·花半里一电梯里堆放着废弃的快递纸箱、纸巾和一大包生活垃圾;而在罗湖区云峰花园,居民称一些住户直接将垃圾放置到楼道里引来老鼠,造成新的问题。

  部分小区居民还对“楼层撤桶”这一措施表示不解,甚至反对。家住龙华区星河丹堤的王女士称,该小区人口密度较小,高层住宅单元为两梯四户或三户,每层都有两个安全出口的门。垃圾桶都放在安全出口的各层楼梯拐角,垃圾投放非常方便,也很整洁。

  但小区曾一度“撤桶”,改为在地库的各单元出入口设置集中的垃圾分类投放点,结果不仅地库因垃圾集中堆放有了异味,部分居民晚上还担心垃圾腐坏气味熏臭家里,而直接搁在楼道上,地面甚至留下污渍痕迹。

  “每个小区的地形、楼栋特征都不一样,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楼道窄小、没有电梯,那是必须要撤桶,不然整个楼栋藏污纳垢、臭气熏天。而新建设的大住宅区则没有这种困扰,反而如果只设几个集中投放点,居民在偌大的小区也要走一段才能丢个垃圾,‘楼层撤桶’有点‘一刀切’!”王女士说。

  风临洲的孙阿姨也建议在居民聚集的活动场所适当增加垃圾投放点,为居民扔垃圾提供便利。

  问题三▶▷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处罚难

  根据《条例》,不按规定乱扔垃圾,先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50元罚款,对单位处5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处200元罚款,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但由于物业和垃圾分类督导员没有执法权,遇到居民不配合,也只能提醒,使得监督力度大幅减弱。

  罗湖区云峰花园的督导员孙大叔坦言,小区至少有一半人未按规定分类。虽然他会提醒住户垃圾分类,但对执意不愿分类的住户也无可奈何。

  “每天晚上从7点干到9点,每月只有600块,这工作太累了。儿子劝我不要干了。”宝安区风临洲的垃圾督导员陈阿姨也很苦恼,有的居民不分类,直接扔进垃圾桶,怎么劝也不听。

  “督导员是一些年纪较大的阿姨,沟通能力欠缺,业主更加不听劝说。” 宝安区泰华君逸世家物业管理处客服主管焦先生无奈地表示,小区里设有垃圾分类专员,不定时到垃圾投放点巡查。但有些业主不按规定分类,被提醒后也不配合,甚至和督导员吵架。

  《条例》实施后,泰华君逸世家因垃圾分类不规范,被宝安区城管局处罚2000元。焦先生认为,物业也有难言之隐。“我们看到垃圾桶里有不按规定投放的垃圾时,不可能每次都把垃圾翻出来再投放。”他希望政府执法部门给不按规定分类的业主罚款,给垃圾督导员更大的权力。

  赞

  降低投放费力程度更易促居民自觉垃圾分类

  尽管有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但走访中,罗湖区仙桐御景家园和福田区彩田村的垃圾分类却让人眼前一亮。

  仙桐御景家园▶▶缩短投放垃圾脚程不分类将被记录门牌号

  撕开塑料袋,先把剩饭剩菜果皮垃圾倒入“厨余垃圾桶”,再把普通垃圾扔进“其他垃圾桶”,在洗手池洗洗手……这套分类扔垃圾的流程,对住在罗湖区仙桐御景家园的许多居民来说,已是驾轻就熟。

  “我家准备了三个垃圾桶,厨余垃圾专门放一个,客厅准备两个,纸盒和矿泉水瓶另外装起来。”小区云景轩的陈女士说。

  住在丽景轩的陈小姐表示,从小区倡导垃圾分类开始,自己和家人已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同时,小区各楼层原本就没有设置过垃圾桶,大家早已习惯下楼扔垃圾。

  “小区共有7栋,每栋楼下都有一个垃圾投放点,居民下楼就能扔垃圾。”小区物业管理助理李旭鹏表示,垃圾分类要做到位,关键是时刻为居民着想。缩短居民投放垃圾的脚程,让大家更容易、更愿意做好垃圾分类投放。

  每天早晚7时—9时,由物业聘请派遣的垃圾分类督导员都会准时指引居民投放垃圾。督导员费用由罗湖区统一拨付,每人每月1500元。“一共聘请了6名督导员,其中3名是小区居民,他们和同栋业主比较熟悉,劝说执行效果更好;而外面聘请的督导员经过专业培训,可以把垃圾正确分类的知识带进小区。”李旭鹏说。

  小区居民、退休老人陈火义就是督导员之一。“我们小区对垃圾分类的热情很高,大部分人能把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好类。对于不按要求分类的居民,督导员记录其门牌号并向物业反映,物业公司会上门进行劝说和督导。对不听劝的,物业将会联合街道执法队,一同上门劝诫和宣传。”陈火义说。

  李旭鹏表示,作为罗湖最早一批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的小区,社区工作站每月召开垃圾分类培训会,物管处每周召开培训会,小区每周六都做垃圾分类宣传,甚至上门入户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共同形成合力。而经过近两年的宣传和执行,目前小区近八成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是罗湖区垃圾分类参与率较高的小区之一。

  彩田村▶▶厨余垃圾可小区内处理物管给小区业主评分

  彩田村位于福田区冬瓜岭片区,共有住宅14栋、2030户、10150人,是深圳市垃圾分类示范点之一。

  早在2013年起,彩田村就由政府牵头,成立垃圾分类义工联,物业人员成立垃圾分类督导员,上门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引导。2019年10月,彩田村对小区楼层、外围全面撤桶行动,并在小区内每栋建成一个景观式垃圾分类投放点,共14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我们一直在摸索,不断自我革新。”莲花物业彩田村管理处经理宋刚坦言,今年彩田村曾引进了垃圾分类智能平台,业主可将分好类的垃圾通过称重来兑换物品,但这种模式最后以失败告终。“一方面,平台每次操作要扫二维码,而兑换物品的以老年人居多,流程复杂、操作难度大等增加了很多门槛;同时智能平台比较耗电,除去维护费、管理费等,单单电费每年就要7万多。”

  最终,彩田村还是使用简易的垃圾分类投放桶,每个垃圾分类投放点配置雨棚、洗手池、照明设备、摄像头、烘手机等设施。此外,每两个垃圾分类投放处还配置一个废弃口罩投放处,小区的花园、草坪等地方设置宠物垃圾站,每栋楼配置旧衣服回收箱。

  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彩田村每栋楼都配备一名保安,保安桌子上有垃圾分类记录表,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每户业主的垃圾分类情况,包括当日有没有扔垃圾,有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分类的情况如何等都记录下来。

  而保安则按照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的标准对业主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打分,每个月表现优异的业主会获得垃圾袋或垃圾桶等礼品的奖励,累计三次不合格的业主则将有督导员上门进行宣教和引导。

  “保安和每栋楼业主都很熟悉,一次两次没分好类还好说,要是经常被保安提醒,业主自己也会不好意思,便会主动地进行垃圾分类。”宋刚表示,彩田村的督导员聘任熟悉本栋业主的人员,聘任后要经过垃圾分类培训和考核才能上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彩田村利用小区内垃圾中转站,创新建设厨余垃圾处理站,在小区内即可对厨余垃圾进行脱水、提纯处置,直接产出可用作堆肥肥料,达到厨余垃圾日产日清不过夜、循环利用可再生两大闭环链条。

  “目前小区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有1吨左右,每次可完成厨余垃圾处理500公斤左右,大概需要8—10个小时,所以现在厨余垃圾处理站可以刚好满足每天的厨余垃圾处理工作。”宋刚说。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