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媒体宣传

听听深圳市民讲述城市居住环境蜕变: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宜居城市处处风景

日期:2021-04-23 09:22:08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1.jpg

梁德贵

2.jpg

庄达坤

3.jpg

周素贞(右)在大梅沙海滨栈道,和同事女儿合影留念。

4.jpg

齐岩冰

  四月的深圳,春风和煦。公园里姹紫嫣红,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镶嵌在高楼大厦间的城中村,让宜居生活有了新的定义;熙熙攘攘、平安祥和的大街小巷,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更加安心……

  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以绣花之功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提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和“全国最干净城市”的目标,全力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探索超大城市管理的新路径,城市管理理念和水平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城市文明迈向新高度。

  面孔1

  深圳市洁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环卫工人 梁德贵

  干净整洁的城市让他有了自豪感和责任感

  上午9时,阵阵凉风吹拂着清晨的城市,树叶簌簌地洒落在地上。在福田区竹子林片区,一辆绿色的扫地车在来回穿梭。扫地车经过的地方,地上的树叶全都消失不见,恢复了干净整洁的模样。

  驾驶这辆扫地车的,正是深圳市洁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环卫工人梁德贵。从1990年至今,梁德贵已经从事环卫工作超过30年。30年来,他见证了深圳环境卫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亲身感受到深圳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决心。

  “以前我们在路上清扫时,总是会有一些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现在几乎都见不到了,道路上基本只有绿化垃圾。”梁德贵说,深圳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是深圳变得越来越干净的重要原因。而越来越完善的环卫作业制度和精细化管理,则是城市环境整洁的重要保障。

  “现在道路清扫都是网格化划分的,每个环卫工人都有自己的一块‘责任田’,考核和测评也变得更加精细,对我们要求也变高了。”梁德贵说。结合智能化技术,深圳构建了“环卫管理一张图”,将深圳每一个片区都纳入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人员、车辆调配的大数据显示,督促环卫企业真正落实责任片区环卫人员分配工作,实现人工清扫保洁区域无死角、全覆盖,让市民能够真正感受到深圳的美丽整洁无处不在。

  越来越干净的城市,让梁德贵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就拿路牌来说吧,清洗路牌并不在我们工作范畴,但我平时看到路牌脏了,都会主动擦一擦,擦干净了,大家看着心情也好了。”梁德贵笑道。

  据悉,为了不断提升深圳市容市貌,2016年年底,深圳提出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工作目标,按照“最大力度、最高标准、最佳质量”要求,对标国际一流开展行动。同时,推进“源头充分减量,前端分流分类,中段干湿分离,末端综合利用”的垃圾治理深圳模式,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建立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环卫指数测评、责任落实等相关工作机制。如今,深圳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带来的环境福利。

  面孔2

  水围村村民 庄达坤

  居住在城中村幸福感也很强

  宽敞干净的街道、人声鼎沸的美食店、整齐划一的楼栋、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的建筑……走在福田区水围村,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脏乱差”。位于深圳市中心南侧的水围村,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小渔村。近几年,水围以柠盟人才公寓、1368国际社区等改造项目,华丽转身为“网红城中村”,成为深圳城中村治理改造的一个标杆。

  “跟以前比起来变化可大了,现在什么都有,环境也是一流!”说到水围村的蜕变,86岁的老人庄达坤连连竖起大拇指。曾经,住在9楼的他最烦恼的事情之一就是燃气问题。“以前需要背气罐上楼,不安全还浪费精力,还总是担心安全问题。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管道燃气了。”庄达坤说。

  不仅是生活更方便了,治安的改善和环境的提升,也让庄达坤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如今水围村每栋楼都安装了视频门禁,公共视频也随处可见,盗窃这类的事情我都好多年没见过了。”庄达坤告诉深晚记者,闲暇时候,他会到村里的文化广场看一看,去村里的公园走一走,约上三两好友到村里的活动室打打牌,“足不出村,什么都能完成。”

  深晚记者了解到,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差、治安和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城中村成为制约城市管理与发展的短板。为解决这个问题,2018年,深圳启动新一轮城中村综合治理,对未纳入更新改造的1500多个城中村,全面实施视频门禁安装、消防站建设、燃气进村、雨污分流、用电安全、食品安全、弱电管线整治、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等十大综合治理。

  2018年至今,全市共有1536个城中村开展综合治理改造。3年来,经过全市各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这场城中村综合治理攻坚战已经取得初步胜利。如今,城中村实现了美丽蝶变,安全隐患得到精准治理,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文化记忆得到传承延续,社区自治得到创新推动。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城中村,俨然已成为深圳的一道亮丽风景。

  面孔3

  福田居民 周素贞

  喜欢公园里的深圳 有山有水有绿道

  爱自然、爱花草、又爱户外运动,对于深圳女孩周素贞来说,这样的事情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深圳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山海连城,四季常青,繁花似锦。”周素贞说每逢周末空闲时,她都会约上三五好友,到深圳的公园里散散步、骑骑车、吹吹风,沿途赏花赏景,感觉特别舒服又解压。

  周素贞祖籍福建,上世纪90年代年幼的她跟随父母来到深圳生活,此后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步入青年时代。这些年来,她看着深圳公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以前,深圳公园很少,花卉植物也比较单调。现在的公园不仅花卉品种繁多、景观精雕细琢,又不断结合山水地形开发绿道,增加了公园的独特性、趣味性。”周素贞笑着说生活在深圳,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可以春赏木棉、夏看荷花、秋观菊花、冬闻梅花,尤其二三月份各种颜色的鲜花盛开。

  周素贞说,因为住在福田的缘故,小时候经常去莲花山公园游玩。“深圳公园对童年的我来讲,就是一个和小伙伴游乐的场所。”她至今还记得很多年前莲花山公园曾搞过一次烟花汇演,那年为了看演出父母特意把生意都停了,全家人一起躺在公园草坪上近距离看烟花,“那时整个天空都是绚丽的烟花,特别好看。”

  如今,公园已成为周素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事儿她就会到公园逛逛,看看风景、呼吸新鲜空气,“毕竟深圳是一个快节奏、压力大的城市,逛公园很放松解压,最爱深圳的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前不久,周素贞和同事们相约大梅沙海滨公园之旅,沿着海滨栈道漫步,看着海浪不断拍打着礁石,卷起一波又一波浪花,心中瞬间海阔天空起来。

  “深圳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我觉得如今深圳公园和绿道的数量,在中国城市里应该排名前列。”周素贞说,深圳公园早已拆除沿街围栏,将公园景观和道路街景融为一体,打造出园城融合的和谐风景。如今,深圳每年还会举办一次公园文化季,花事活动多种多样,尤其是簕杜鹃花展和菊花展让她印象深刻,“可以看到很多没见过的花卉,让人大饱眼福。”

  深圳是一座建在公园里的城市。全市公园总面积31466.43公顷(不含主题公园、风景区等),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87%,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

  近年来,深圳市打造了香蜜公园、人才公园、滨海休闲带西段、大沙河生态长廊等一批深受市民喜爱、具有国际品质的精品公园。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将通过持续增加公园数量、提升公园品质,打造一批世界名园,营造世界级的公园城市景观,使城市绿色资源价值充分释放,人人享有优质的绿色空间。城市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人与自然高度融合,通过公园城市建设,使深圳成为更健康、更美丽、更具人文关怀的国际化公园城市。

  面孔4

  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齐岩冰

  法治让深圳变得更安全

  “作为一名在深圳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有幸见证了‘十三五’规划以来深圳在法治领域的不断建树,见证了深圳创造的多级联动与区域自治相结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个人对此体会非常深刻。”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齐岩冰说。

  深圳是最早被赋予特区立法权的城市,此举对于整个城市快速良性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如今国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允许深圳在改革的多项“深水区域”先行先试,打造法治城市示范,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同其最初肩负的法治使命是一脉相承的。

  有了法制体系,最关键的恰在于落实。作为一名有14年居住史的深圳市民,齐岩冰经历了城中村、小公寓、成熟小区的不断搬迁,对于近年来深圳治安管理模式和效果都有亲历。“大家生活节奏非常快,而政府机关也在想办法让大家感到安全。现在基本在路上随处可见巡逻的警察,如果开车遇到困难打电话,民警不到10分钟就能到现场帮我们处理。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全。”齐岩冰说。

  近年来,深圳公安高度关注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针对黑拐枪、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涉野生动物犯罪等展开专项打击行动。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新型涉黑恶犯罪的专项打击,2018年10月,深圳市公安局在全局范围内抽调了200余精兵强将,率先成立扫黑除恶攻坚队,把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向了高潮。经过两年的实战历练,市局扫黑除恶攻坚队已成长为深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的尖刀利器。连续两年在全省公安机关扫黑除恶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2019年打击“套路贷”犯罪专项工作成绩在全国副省级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前列。

  面对瞬息万变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圳公安提出了“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两级攻坚、打财为主、斩断链条”的思路,创建了明晰职权、集中采录、研判主导、打财断流、境内快破、境外捣窝、集约调证、集成救济等8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新模式,切切实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全力打造极具“深圳特色”的反诈品牌,为全国反诈领域提供了更多先行示范。

  科学法治的建设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历练和印证。比如,2011年,深圳成功举办大运会,在全世界树立了治安有序的良好形象;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深圳独创的“AI+新警务”大数据系统精准预警了90%的输入本地病毒携带者,针对每一例确诊患者精准找出密切接触者,为全市的精准抗疫及疫情期间的科学复工、综合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

  齐岩冰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再次进入改革快车道。作为这场史无前例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自己倍感鼓舞,必将立足本职工作,坚守法治精神,力求为深圳法治面貌的不断出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十三五”成果数据(2016~2020)

  ●三年多来,深圳刑事治安警情连续三年实现20%以上高降速,2019年再降6.2%。飞车抢夺实现零警情,万车死亡降至0.77。

  ●2020年,深圳实际完成深圳市1536个城中村治理目标。全市城中村共安装视频门禁12万余套,建成小型消防站1014个,新建消火栓3万个,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4万个,新建地下燃气管道9576公里。

  ●2020年,深圳新建和改造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9198个、大件垃圾投放点3062个,1179个城中村完善排水管网系统,新建一体化雨污分流设施2284套,915个城中村实现“三线下地”。

  ●2020年,深圳建成绿道2448公里、平均密度达到1.2公里/平方公里,绿道覆盖密度全省第一。建成各类公园1206个,全市公园总面积31466.43公顷(不含主题公园、风景区等),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87%。(深圳晚报2021年04月23日星期五A09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