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日期:2019-03-15 00:00:00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目标,持续推动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高品质加强城市环境建设,营造了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

  (一)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成效显著

  全面落实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垃圾综合治理,努力让城市时时干净、处处干净。

  1.城市洁净水平大幅提升。深入开展街道环卫指数测评,进一步调整完善测评机制和重点,全面压实红线业主主体责任、服务单位履约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大力推广环卫精细化管理模式,对环卫作业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管。一年来,全市环境卫生水平稳步上升,平均得分86.64分,比2017年提高了9.62分。打造关爱环卫工人活动品牌,荣获2018深圳关爱行动“年度推动者”荣誉。

  2.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按照严于欧盟标准的要求,全力加快南山、宝安、龙岗三大能源生态园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南山妈湾城市能源生态园已建成调试。做好生活垃圾全市统筹调配,确保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合规处理。加强中小型环卫设施升级管理,完成340座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全面开展厕所革命,2018年完成1200余座公厕的新建和升级改造。

  3.垃圾减量分类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建立了具有深圳特色的垃圾减量分类标准规范体系、分流分类体系、宣传督导体系、责任落实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餐厨垃圾、废旧家具等九大类垃圾日均分类分流处理量达2200吨。建成10个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形成了“蒲公英计划”“垃圾分类大讲堂”“11.8光盘日”等一系列公众教育宣传品牌活动。在全市805个住宅小区推广“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垃圾分类模式,全市所有中小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实现垃圾分类覆盖。在住建部2018年第二、三、四季度考核中,我市连续位居全国第二。

  4.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开展了3次全市性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加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四害消杀”,清除各类蚊虫孳生地3.5万处,清理卫生死角10万余处,新创建22个省卫生村,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20个,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二)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初具规模

  全面落实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颜值,提升市民群众绿色福利,初步营造了“花繁四季、彩绘鹏城”的花城景象。

  1.绿化景观提升花繁四季。着力丰富色彩、营造特色,建成了30条花卉景观大道、74个花漾街区、110个街心花园。特别是打造了“两轴、两带、六片区”的城市花景,以热烈、优美、怡人的精品景观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力推广立体绿化,新增立体绿化30万平方米,完成120座立交桥、人行天桥的立体绿化建设提升,打造了以市花簕杜鹃为主的美丽凌空线。重新启动市级迎春花市。

  2.千园之城建设再添新绿。组织推进了69个各类公园的新建和改造提升,建成了大沙河生态廊道示范段、光明竹韵公园、龙华南园公园、罗田森林公园(一期)等一批精品公园,全市公园总数达973个。全力推进10个特色主题公园建设。对市属6个重点公园开展园容园貌综合整治,拆除绿篱围栏疏朗通透园内景观,刷新各类设施,规范养护作业,园容园貌焕然一新。成功举办园博园茶花展、莲花山公园簕杜娟展等5个公园花展和2018深圳公园文化季,展示公园建设成果、传播优秀文化。持续优化绿道网络,推进宝安环石岩湖绿道、光明马拉松山湖绿道、龙华环城绿道等绿道建设,全市新建及提升改造绿道29公里。

  3.绿地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全面推广绿化精细化监管系统,加大绿化养护作业人、车、水、肥、苗的监管力度。组织开展绿化管理提升百日行动,对全市道路绿化、社区公园和绿道存在的突出短板进行集中整治,共整治黄土裸露47万平方米,补植换种苗木3万多株,梳理修剪过密植被79万平方米,处理行道树树穴7139个,全市绿化管理品质明显提升。

  (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经过三年来的不断努力,全市40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森林覆盖率40.68%,绿化覆盖率45.1%,我市被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1.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面展开。2018年完成7.8万亩森林抚育任务,薇甘菊防治率达98.6%,794.8公顷低效林改造工作全面开工。申报洪湖、西湾红树林为省级湿地公园,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已完工,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1.5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33%。

  2.自然资源保护持续加强。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全市林地保护管理的工作意见》,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落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加强森林防火,组建了市、区级专业防火队伍350多人,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2‰,远低于1‰的控制指标。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活动。

  3.自然教育蓬勃开展。推动20家绿色公益组织成立了广东省首家公益组织联盟,率先在广东省建成福田红树林等13个自然教育中心,全年开展活动1239次,服务市民11万多人次。高水准举办两届深圳森林音乐节、梧桐山毛棉杜鹃节等森林文化活动,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成立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中国红树林博物馆建设完成用地规划,仙湖植物园获评2018年度中国最佳植物园。

  (四)城市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按照全市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总指挥部部署,全力推进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提升工程,城市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1.着力于空间美化。加强对城市天际线、建筑立面、城市家具等规划管理。推进实施了2179栋楼宇的外立面刷新。拆除各类违法设置、侵占城市空间、影响市容市貌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30万块,其中到期的大型立柱广告332块。完成2730条道路的“净化”整治,对岗亭、停车桩、隔离墩、导向牌、伸缩雨棚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各类道路设施2万余块。规范全市报刊亭管理,全面实行“一亭一码”智能监管,取缔违规设置报刊亭343个。开展“僵尸车”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清理僵尸车3371辆,整治共享单车15.7万辆次,进一步营造整洁、通透、有序的城市空间。

  2.着力于夜景优化。坚持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相结合,按照“三轴、四核、五湾、六点”的总体布局,实施亮化提标工程。组织完成了深南大道、滨河滨海、北环大道沿线楼宇、桥梁灯光景观提升,以及福田中心区、南山后海中心、罗湖中心区、宝安中心等核心区夜景提升,全市共提升楼宇1000余栋、桥梁110余座,重点打造了深南大道、福田中心区和后海中心(深圳湾广场)的“一线两点”夜间景观,“辉煌新时代”联动灯光表演,成为特区城市新景观。

  3.着力于城中村治理。按照《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部署,推进了600个城中村的环境卫生、燃气进村、消防安全、治安管理、食品安全等10个方面的综合治理任务,着力打造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文明新村。推广城中村新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基层党建、社区综治、治安保卫、物业服务等功能,推动现代化物管进村,加强城中村长效管理。

  4.着力于精细化管理。强化标准规范,完成编撰《深圳城市管理规范与标准》,对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综合执法、数字城管等12个行业、520多件规范标准等进行梳理分类,编印标准手册30余册,初步建立了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大力推行“行走深圳”一线工作法,使城市精细管理延伸至基层末梢。开展大检查、大执法百日行动,检查督促整改问题达44.7万宗,营造了严管严治的氛围。全面建立常态化市容巡查勤务模式,全市74个街道共划分518个片区,实现对市容环境的实时动态监管。

  (五)全力抗击台风“山竹”

  9月中旬,我市遭受超强台风“山竹”袭击,市容环境遭受重创。我局组织各级城管部门齐心协力,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严防死守、连续奋战。全市城管系统共转移安置人员24984人,排除各类安全隐患6227处,加固树木24257棵,拆除广告4737块,清理雨水箅子36974个,巡查边坡215万平方米。台风过后,以最快速度恢复市容环境秩序,把台风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充分展示了城管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优良作风,为全市夺取防御台风“山竹”阶段性胜利作出积极贡献,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二、2019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

  1.努力改进环卫监管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优化测评指标体系,使测评指标体系更科学、更具针对性,增强指数对区(新区)、街道的指导作用。全面推进环卫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对环卫作业车辆、人员等实现全过程实时监管,丰富监管手段,全面压实环境卫生管理的红线业主主体责任、服务单位履约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

  2.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行动方案(2019-2020)》,大力推行集中分类投放模式,全面开展厨余垃圾分类,进一步完善九大类垃圾分流分类体系。到年底前,实现全市所有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区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全覆盖,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50%以上、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让垃圾分类成为深圳的新时尚。

  3.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东部环保电厂、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妈湾城市能源生态园等三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1万吨/日,补齐垃圾处理能力缺口。结合城市长远发展规划,积极推动龙华、坪山等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垃圾处理需求。按期完成下坪填埋场应急工程建设,消除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风险,全面提升下坪填埋场运营管理水平。

  4.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继续加大各类公厕新建和改造升级力度,全面推进300座街头公厕建设,形成“厕所革命”的规模效应和影响力。落实监督管理责任,持续开展全市公共厕所环境指数测评,督促全市公厕提升保洁管理水平,让厕所成为城市的一道新风景。

  5.推进垃圾收运设施整治升级改造。完成400座垃圾转运站的升级改造和各类垃圾收集点整治提升。完善《深圳市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密闭化标准》,规范垃圾收集点和转运站管理,严厉打击垃圾运输跑冒滴漏、转运站周边乱堆乱放和乱排污水行为,实现垃圾全过程密闭化收运。

  6.大力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内街小巷、城市道路、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和待建地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全面消除路面及绿化带、立交桥底、涵洞等点位垃圾滞留,深度清洁人行道及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大力整治市场及周边卫生死角和污水横流现象,协调有关单位督促施工工地落实围挡作业、扬尘污染控制、工地路口硬底化和配置冲洗设施,严厉查处泥头车运输污染和偷排乱倒,努力使城市时时干净、处处干净。

  (二)加快打造世界著名花城

  7.加强花城建设顶层设计规划。完成《深圳市花城规划》,统筹全市和各区花景打造工作,明确重要区域的花景定位和景观规控,确定全市一级、二级、三级花景的空间分布和主题内容。不断完善园林绿化标准体系,提高园林绿化技术水平,从源头把控提升设计品位。

  8.开展丰富的花事活动和自然教育。高标准举办2019年迎春花市和深圳花展,继续办好各类公园花展和公园文化季,提前谋划好2020年迎春花市,提升深圳花城影响力。依托公园、植物园等资源,广泛开展自然教育,培育市民对自然、植物、园艺的美学意识,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9.强力打造“公园之城”。组织各区推进40个公园新建改造提升,加快大沙河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千园之城”的建设目标。加快国际友好城市公园、百花园等特色主题公园建设和莲花山、深圳湾等7个市属公园品质提升,让城市公园更具文化内涵。

  10.建设花卉景观大道和时尚花漾街区。组织推进100个花漾街区、街心花园、花景大道等花景项目建设,推广种植风铃木、宫粉紫荆、樱花、美丽异木棉、小叶紫薇、澳洲火焰木、粉叶金花、簕杜鹃等开花乔灌木,打造一批园林绿化精品,展示深圳国际化环境形象。

  11.加强城市绿化绿道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道路绿地精细化管理机制,加强对绿化养护的现场核查能力,提升监管水平。开展《深圳绿道升级策略与行动》研究,结合全市绿道新建以及改建提升,对全市绿道网络进行优化联通,完善绿道服务功能,继续推进郊野径建设,让市民群众更加便利地走进自然、拥抱自然。

  12.大力推广立体绿化。认真组织《深圳市立体绿化管理办法》的推进实施,在城市屋顶、桥梁、边坡等地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立体绿化建设,重点完成60座立交桥、人行天桥的立体绿化,全年新增立体绿化20万平方米。

  (三)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13.加快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启动并完成600个城中村综合治理任务。继续推进物管进村工作,建立健全城中村长效管理机制,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宜居社区。

  14.深入推进城市空间美化。完成100条城市道路建筑立面刷新。加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编制全市主要道路和区域的户外广告详规,全面拆除到期的立柱广告,清拆全市范围内到期的士招停站、路名牌。加强报刊亭的日常监管,协同交委等部门加大共享单车管理力度。组织各区开展十余类城市家具清洗刷新。

  15.营造国际一流的城市夜景。启动《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13-2020)》修编,推动城市照明设施“三同时”落地。进一步优化提升福田中心区灯光表演管理运营方式,推动举办中心区灯光交响乐,让城市景观名片更具品位和品质。探索推进人行公共空间的人文景观照明建设,打造靓丽的公共空间照明景观。

  16.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全面开工智慧城管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指挥调度平台、综合执法管理系统、视频联网平台、GIS平台等系统建设,城管智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初步建成全局数据治理交换平台、高分可视化展示系统。

  17.努力改进城管综合执法工作。根据全市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完善执法方式,大力推行“721”工作法,重点开展文明养犬、黑煤气治理、夜间烧烤整治等工作,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加强队伍管理和培训,重点强化协管员管理,进一步提升城管执法队伍能力和形象。

  18.推动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持续开展“行走深圳”,深入城中村、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垃圾站点等地,集中开展环境“脏乱差”整治。全面压实新型市容环境主体责任制,督促各企事业单位、沿街门店、物业公司等各红线业主自觉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美丽深圳”公众互动服务平台及“美丽深圳”志愿者、关爱环卫工人等系列品牌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