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和成果在COP15大会展示

日期:2021-11-04 16:57:45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成功举行,本届大会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中国馆线上展”中,深圳馆展示了深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的成绩,其中依托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由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承担的德保苏铁回归自然成果尤为引人瞩目。仙湖植物园自建园以来,在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方面,不断进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主要涵盖如下几方面:

  一、摸清了深圳本地植物的家底

  深圳地处华南之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润宜人,降水丰富,动植物种类丰富。仙湖植物园两代植物科学工作者,付诸巨大努力,历时十余年,于2017年完成全套《深圳植物志》共4卷的编研及出版工作。书中收录了深圳野生和常见栽培的石松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2732种,是对深圳植物多样性最系统、最完整的总结。近年来,以《深圳植物志》为基础的各项扩展工作也陆续开展,包括开发了网络版《深圳植物志》及移动版“深圳植物志APP”,出版了《深圳野生植物识别手册》等成果。

1636016187(1).jpg

  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能力不断提升

  仙湖植物园占地668公顷,建有22个植物专类园和3个植物保种温室苗圃,目前共保种高等植物12204个分类群(包括种及种下分类等级和品种,下同),其中原生种8417种,品种3787个,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植物保育基地之一。保育物种中,中国特有种有1681种。根据2021年9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仙湖植物园迁地保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421种,一级81种,二级340种。苏铁类保育了240余种,是世界保育苏铁类最多的植物园之一;蕨类约1000种,超过国产种类的三分之一,是内地保育种类最多的蕨类基地。此外,我园在木兰科、苦苣苔科、秋海棠科、棕榈科、爵床科、天南星科、簕杜鹃属、鸡蛋花属、球兰属、紫珠属、苔藓植物和芦荟等类群的收集保育上,均处于国内前列。

  (一)世界水准的苏铁种质资源保护

  苏铁类是一群起源古老的孑遗裸子植物,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它们不仅极具研究价值,还是重要的观赏植物。苏铁一直是仙湖植物园物种保育的核心类群,自1989年6月开始进行苏铁的引种和收集以来,先后收集了苏铁类植物3科10属240余种,约占全世界苏铁类植物种数的80%,并于2002获颁“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中心建立以来,于2007年至2014年承担了我国首个由政府主导的珍稀濒危植物回归自然项目——德保苏铁回归自然。该项目的实施对我国野生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物种回归自然树立了典范。中心也承担了编写林业行业标准《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为我国开展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和规范。该标准2016年1月8日由国家林业局公布,并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图片1.png

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繁育的德保苏铁幼苗

  德保苏铁野外回归种群(广西百色黄连山自然保护区)

  (二)国内领先的蕨类种质库

  蕨类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观赏、食用、药用等多种功能。在蕨类植物的收集保育方面,仙湖植物园位居行业前列,已建成的“国家蕨类种质资源库”,是内地蕨类植物保存种类最多的机构。

  仙湖植物园自1988年开始蕨类植物的收集保育工作,目前已收集来自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南亚及东非的蕨类植物1000余种,约占全世界蕨类植物种类数量的10%。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种95种,如低头贯众、基羽鞭叶耳蕨、抱石莲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包括中华水韭、东方水韭和荷叶铁线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5种,包括苏铁蕨、中华桫椤、笔筒树等。此外,保育深圳野生蕨类植物126种,其中国家濒危重点保护植物14种。

1636015854(1).jpg

  国家重点保护珍稀蕨类植物

  A.笔筒树 Sphaeropteris lepifera国家二级                    

  B.平鳞黑桫椤 Gymnosphaera henryi国家二级                

  C.中华水韭 Isotes sinensis国家一级

  (三)助力东非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本身没有国界,需要各国的合作,携手迎接挑战。仙湖植物园科研人员还承担了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植物多样性科研项目,参与《肯尼亚植物志》编研。《肯尼亚植物志》是首次由我国科学家主持开展的境外国家植物志编撰,意义重大,将为东非地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