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标杆
深圳环境卫生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日期:2020-07-10 09:26:41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微信图片_20200710092332.jpg

盐田垃圾焚烧厂外形似“白天鹅”,颠覆人们对垃圾焚烧厂的印象。

微信图片_20200710092336.jpg

天未亮,环卫车辆已开始作业,保障城市干净。

微信图片_20200710092338.jpg

时尚现代的荔香公园公厕,让人耳目一新。

微信图片_20200710092341.jpg

改造升级后,前海公园垃圾转运站更加干净。

  环境卫生不仅关系到城市形象,也关系到城市投资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40年砥砺奋进,深圳市民有目共睹,无论是代表城市“门面”的大马路,还是日常行走的小巷道;无论是高大上的时尚街区,还是最具烟火气的城中村广场等等,都越来越干净、整洁,如此环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倍感幸福。

  作为一座年轻城市,深圳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标杆的秘诀是什么?近年来,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定位,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标国际一流,大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深入开展厕所革命,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开创了城市环境面貌新局面。

  全国首创环境卫生指数测评

  努力做到处处干净时时干净

  2017年起,深圳在全国首创街道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机制,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74个街道每月开展动态测评,并将结果量化成指数排名,每月10日在深圳特区报上公布,同时,以信函的方式向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通报当月存在的问题。

  深圳人口众多,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和集贸市场一直是全市环境卫生的短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同时,环境卫生还具有动态性、隐蔽性,容易反复回潮。对此,指数测评不分原特区内外,不分白天夜间,实行“一个标准”,对全市所有地理区域进行全覆盖测评,包括市政道路、城中村、集贸市场、广场公园等12类场所近3万个考察点。各区、各街道通过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方主体责任,消除盲点,不留死角。

  指数测评共包括200项现场考察指标和14个问卷调查指标,测评标准细到“路面有几处烟头”“地面脏污有多少平方米”等等。面对细致严苛的测评标准,深圳城管用“绣花功夫”高标准管好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处处干净、时时干净。

  除了现场考察,指数测评还要访问市民,了解他们对街道环境卫生的满意程度,每月每街道访问100名居民,全年访问88800份问卷。在这种创新的评价机制下,街道环境卫生好不好,由市民的直观感受和满意度决定。

  以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为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环境品质提升。针对测评反映的问题,通过“行走深圳”一线工作法,市、区、街各级领导带头,不打招呼、不设路线、直奔现场,哪里脏走向哪,哪里乱走向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深圳街道环境卫生指数发布三年多时间以来,不仅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关注,更得到很多市民的“点击”,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官方微信公众号“美丽深圳”上一经发布指数排名,常常短短几小时内,阅读量达到几万。有市民表示,“有评比就有监督,深圳就更美丽,点赞!”

  通过这些措施,深圳市环境卫生指数从2017年1月的72.3分提高到了2020年5月的83.60分,居民满意度指数时常创新高,全市市容环境发生蝶变,特别是原特区外区域的环境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垃圾收集点、集贸市场、公共厕所、城中村等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和市民感官的短板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大大提升。

  以国际一流标准新建改造环卫设施

  率先基本实现生活垃圾的全量焚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深圳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快速增长。2015年,全市生活垃圾末端无害化处置量为每日1.5万吨,到了2018年,就增加至1.84万吨,垃圾量的快速增长导致深圳垃圾处理能力的缺口不断扩大。

  近年来,深圳对标国际一流,大力推动垃圾处理设施新建和改造,全面提升垃圾处理能力,构建超大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目前,全市完成了814座垃圾转运站改造、盐田垃圾焚烧厂改造和下坪垃圾填埋场安全隐患治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南山、宝安、龙岗三大能源生态园落地建设,参建人员多达7550人,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经过4年攻坚决战,2019年9月,三大设施提前投入运行,新增垃圾焚烧能力1.1万吨/日,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2万吨/日,深圳在全国一线城市中率先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特别是在今年的抗击疫情工作中,三大焚烧厂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量接收全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废弃口罩、医学观察隔离点等场所的特殊垃圾,通过高温焚烧实现高效无害化处理,维持城市正常运转,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贡献。

  如今,走进深圳各大垃圾焚烧厂,信息化、科技化、智慧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门口的大屏幕公布了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关键的烟气排放指标数据与国家、省、市各级城管和环保部门联网,实时可查。

  据了解,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深圳始终坚持国际一流标准,烟气排放全面严于国家标准、欧盟标准,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等关键设备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了处理垃圾,三大垃圾焚烧厂向能源生态园转型,还将建成高品质的科普教育基地,配套观景平台、登山径等便民设施,与居民共建共享。这意味着三大能源生态园不仅仅是垃圾焚烧厂,更是集“生活垃圾处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工业旅游”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环保园,园区环境、定位、功能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率先改造完工的盐田垃圾焚烧厂已经成为广大驴友们的“打卡点”,一些路经此地的驴友表示,看不出这栋漂亮的建筑是一座垃圾焚烧厂。

  积极探索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模式”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6月23日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7月3日由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由深圳市人大主导和制定的法规,一直备受广大市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条例》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全过程立法思路,共设八章七十五条,对垃圾分类全过程的职责划分和工作要求作了细致周密的安排。《条例》的出台既是落实国家、省对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回应社会对垃圾分类的关注,也是对我市历年来垃圾分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固化。

  近年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探索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模式”。全面推行以“大分流、细分类”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为主的分类模式,2017年发布了全国首份《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发放入户、张贴到栋,全市3508个物业管理小区和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498个城中村完成分类投放点设施配置,在全市所有物业管理小区开展定时定点督导,目前已有11155名督导员在全市10355个分类投放点进行常态化定时定点现场督导。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旧衣回收等宣传,广泛传播垃圾分类减量理念,全市建成17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区级科普教育馆,接待参观人数超过18万人次。

  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需要,共有1074台各类分类收运车辆,市民分类后的垃圾专车专运、专门处理。全市建成4座大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16个废旧家具拆解处理厂、9个废旧织物回收企业、18个果蔬垃圾处理点、22个绿化垃圾粉碎处理厂(点)等100余处分类处理设施,初步构建了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为前端分类提供支撑。日均分类分流3700吨/日,再生资源回收5500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1.5%,在住建部组织垃圾分类考核中,深圳一直名列前茅。

  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即将实施为契机,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在全市开展大范围的宣传动员,推动垃圾分类走在全国最前列、成为深圳新时尚。

  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彰显大民生

  深圳开放厕所平衡指数全国第一

  近日,走在深圳街头,有市民注意到,在一些路边绿化带内、社区公园旁,出现了一座座外观时尚、环境优美的小型建筑,吸引着人前去看看究竟,而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是公共洗手间。原来,为了弥补公厕数量不足的问题,深圳先是在空间较大的区域新建传统公厕,同时在街头、社区公园、绿化带等区域,“见缝插针”式地建设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结合周边绿化提升打造成城市建筑小品、景观精品,目前已落地95座。

  据介绍,这种小型公共洗手间单体占地5平方米左右,最大不超过8平方米。走进去,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洗手间内部干净整洁,不仅没有异味,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感应式烘手器、感应式水龙头、感应式洗手液器等自动化设备齐全,还有空调、Wi-Fi、充电口、喷香剂,马桶可以自动更换坐圈塑料套,均无需用手接触,母婴设施、无障碍设施应有尽有。“环境那没得说,很高大上,洗手液那些都很齐全。”使用过福田区福虹社区公园旁小型公共洗手间的饶先生这样评价道。

  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出台了“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将16类行业公厕全量纳入、统筹管理,实现全覆盖。三年来,全市新建公厕338座,改造提升2197座,一大批公厕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一座座设计新颖、环境优美、人性化设施齐备、智能化+科技范的公厕亮相深圳街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仙湖植物园的11座公厕、南山区的荔香公园公厕、宝安区钟屋荔枝公园公厕、龙岗区的双龙地铁站牵牛花公厕等,都是改造提升的典范。改建后的厕所更加注重人性化关怀,优化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增强通风采光、配建第三卫生间、母婴室;每个厕位配备双卷纸巾、扶手、挂钩、搁物板等贴心设施,这些设施不仅能用,而且好用。同时,增设自动售卖机、手机充电插座、休息座椅等便民设施,补齐了现代生活公共服务体系,得到了人大代表、市民、外国友人的广泛好评。

  “三分建七分管”,我市全面实行公厕专人专业管理,自2018年起,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按月开展公厕环境指数测评,并向社会发布公厕环境指数,持续倒逼公厕管理单位提升管理水平,全市公厕环境品质大幅提高,市民如厕舒适度大大增强。2018年,深圳市荣获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第一名,开放厕所数量与用户日常需求之间的平衡程度最高。

  智慧环卫监管系统全面建成运行

  实现全过程、全覆盖、分层次监管

  在深圳环卫行业高度市场化的背景下,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做到有效监管?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与时俱进,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等先进科技手段,建成并运行了智慧环卫大监管系统,实现环卫全覆盖、全过程、多层次监管。而深圳环卫行业规模化、机械化又为智慧化提供了强力支撑,让环卫行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装备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作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人、车、设施全覆盖监管,掌握每一个环卫部件的实时信息。目前,全市环卫清扫保洁面积超过2.6亿平方米,每日清运处理生活垃圾将近2万吨,共有3800余台环卫作业车辆和5.8万多名环卫工人。智慧环卫大监管系统通过将环卫人员、车辆、设施设备分类录入全市环卫信息数据库,实施清单化管理,并利用定位设备、传感器等物联技术,对这些环卫部件的数据与系统进行互联,实时掌握每一个环卫部件的动态信息,实现了环卫作业全覆盖监管。通过实时在线监管,环卫企业的履约情况大幅改善。

  收集、运输、处置全流程监管,记录每一桶垃圾的“旅程”。全市有数以万计的垃圾桶、900多座转运站、1800多辆垃圾运输车,每一桶垃圾的“旅程”各不相同,仅靠人工不可能实现全流程监管。智慧环卫大监管系统通过信息识别和自动记录,实现了垃圾从产生到处置全生命周期的可溯源监管。全程留痕,有效避免了垃圾洒落、偷倒等违法违规行为。

  市、区(街道)、企业多层次监管,压实每一级管理责任。运用智慧环卫大监管系统,各级环卫部门以数据考核,用数据评价,建立了多层次的智能考评体系。在市级层面,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开展环卫质量日常巡查,依托系统督办平台将发现的问题实时推送至区、街道和责任企业,限期整改和反馈,形成问题处置管理闭环。在区(街道)层面,系统可整合企业人员车辆配置和出勤情况、问题整改情况以及指数测评情况,自动形成企业履约评分表,履约评分直接与企业服务费用挂钩。在企业层面,企业利用系统对人员、车辆排班进行智能优化,并精准核算环卫工人作业量,提质增效,实现精细化管理。(深圳特区报2020年07月10日星期五A07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