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

日期:2016-07-12 00:00:00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城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市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总目标,围绕“法治城管、智慧城管、品质城管、人文城管”建设,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15年主要工作举措及亮点

  (一)围绕新理念新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2015年,我局以“服务至上、精益求精”的城管工作核心理念为引领,围绕“法治城管、智慧城管、品质城管、人文城管”的建设目标,将2015年确定为城市管理的“服务行动年”。通过实施“100项服务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四个全面’6+3行动计划”等行动纲领,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为了使城管工作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我局专门聘请了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作为城市管理的专家顾问团队,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品质;聘请了知名律师事务所担任城市管理的法律顾问团队,全面推广“律师驻队”城管执法模式,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聘请了1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知名人士,作为城市管理的社会监督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管工作。一年来,各项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为城市管理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加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市委市政府在我局加挂了“深圳市林业局”牌子,使全市生态保护与发展工作进入新阶段。

  (二)全面落实垃圾治理战略,开创环卫爱卫工作新局面

  一是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出台实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及两个标准指导技术文件,在706个物业小区开展了3000多场“资源回收日”活动;推动“回收哥”O2O平台正式上线,打造更加便捷的分类回收体系;聘请了王石等首批15位推广大使,拍摄发布公益广告,在全市中小学校策划安排300场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培训。二是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提升取得新进展。东部环保电厂、老虎坑三期、妈湾生态园进展顺利,同时完成了盐田垃圾焚烧厂整体改造提升方案。三是建立垃圾密闭化收运新模式。在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密闭化专项整治,杜绝垃圾收运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实行从物业小区到垃圾中转站、从垃圾中转站到垃圾处理设施全过程密闭化收运。全市共处罚垃圾收运污染违法行为4096宗,365辆垃圾运输车被停卡责令整改。四是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丽”行动。在全市推广罗湖东门街道的经验,组织开展“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丽”行动,建立大梅沙、梧桐山等示范点;在莲花山等市政公园撤除50%的垃圾桶,引导市民群众养成“垃圾不落地”的文明习惯。五是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市25个国家卫生镇的省级复查及全国爱卫会的暗访确认。

  (三)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园林绿化管养实现新突破

  一是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筹备工作进展有序。形成了大会总体策划方案,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搭建起大会的运行架构;成立科学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以及6个学术专业小组,各司其职开展工作;发动华大基因、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研究所等机构参与大会筹备;大会官方网站正式上线,发布了大会第一轮通知和邀请信,开通多个国内外社交媒体账号。二是提升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福田区、市绿化处等6个区和单位开展试点,建设绿化管理作业信息系统,共录入管养企业108家,绿化养护标段118个,养护面积2720.7万平方米,养护人员3519人,车辆300台。通过对车辆及养护一线工人配备GPS定位设备,建立养护企业履约信用档案,使绿化养护作业及企业得到了有效监管。三是加快制定城市绿化标准和规范。完成《深圳市道路广场花卉布置》、《深圳市道路绿化建设经费标准》、《深圳市完善绿道网实施方案》、《深圳市绿道管养维护经费测算指引》、《深圳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指引》、《深圳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引》等标准编制工作,参照一流国际标准,提升绿化行业管理水平。四是大力开展立体绿化。完成立体绿化项目75个,出台了立体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标准,指导和推动各区打造立体绿化示范与样板,鼓励建筑物业主自行开展屋顶绿化改造。

  (四)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全市共共抚育生态景观林带里程365.05公里、面积85980.15亩,约有58.4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折算种植树木180.34万多株。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7‰,远低于1‰的控制目标,森林公安共立破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36宗。大鹏半岛、铁岗-石岩、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均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按程序有序推进;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建设进展顺利。二是大力开展自然生态教育。依托公园自然生态景观和天然生态系统,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等NGO组织合作创建4个自然教育中心,建设了一批自然学校,同时加快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规划建设,为市民提供国际一流的生态科普教育场所。三是加快建设公园之城。认真组织市十二项重大民生实事社区公园建设项目实施,完成67个社区公园建设及4个市属公园的改造提升。完成梅林山公园南区和红岗公园2个森林公园的建设,光明、观澜、松子坑森林公园完成了前期工作,银湖山公园“冬日揽胜”景区建成开园,北桐森林公园、嶂背郊野公园完成立项。同时,举办第十届公园文化节,塑造公园文化特色品牌,全市26个公园和会场共组织各类高品质文化活动405项。四是积极推进绿道网建设管理工作。按照《深圳市绿道网“公共目的地”建设规划》,督促各区(新区)认真落实建设任务,进一步开发拓展绿道功能,目前已经建设联通超过277个公共目的地,制定印发了《深圳市绿道网完善与提升工作方案》,成功承办广东绿道讲坛第二期。

  (五)全面加强市容秩序管理,市容环境品质得到新提升

  一是全面开展街道家具集中整治。重点完成对城市街面报刊亭、电话亭、早餐车等10大类的街道家具第一阶段整治工作,“一米阳光”基本回到社区经营,所有废弃的电话亭、屋顶天线得到拆除或规范。全市共拆除、更新各类破旧设施5417处(个),执法查处清理60251宗,并通过指挥中心转办处理案件61653宗。二是部署全市专项执法统一行动。从9月份至12月底,全市统一部署,集中开展执法行动,专项整治私宰生猪、黑煤气、市容环境脏乱差,以及垃圾收运和泥头车运输中不密闭化问题、城市“六乱”问题等。全市共展开整治行动1060次,出动执法人员31488人次,立案754宗,结案729宗,市容环境明显好转。三是持续推进市容环境考核和市容环境整治。对全市57个街道组织开展了8次暗检和4次专项检查,公布了全市的排名,全市召开工作联席会共7次,研究解决各区提交上会的重大问题68项。同时,大力开展城中村环境整治,印发了“五化”工作指引,明确了各区各街道城中村“示范点”的创建任务,并分批对完成情况组织验收。四是集中解决原特区外市政道路“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协助、指导原关外各区安装改造路灯约5500杆,解决“有灯不亮”问题约1000杆,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了100%。五是加快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对现有数字城管进行改造升级,建立“美丽深圳”公众互动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两个平台、六个系统”的智慧城管建设基本框架,市民可通过微信平台直接投诉城市管理问题。平台运行仅两个月时间,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已突破一万,累积举报城市管理案件2,665宗,立案1952宗,结案1841宗。

  (六)不断强化内部建设管理,班子与队伍建设展现新气象

  一是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局党委先后召开专题教育工作会、学习研讨会、工作座谈会、组织生活会10多次,

  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针对局党委班子查找出9个方面突出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局领导带头推进整改落实,推动全局系统党员干部作风向真严真实转变。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五湖四海,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提拔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给干部队伍注入了新活力,提升了战斗力。三是关爱环卫工人系列活动成果显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环卫工人系列爱心活动,得到全市600多所学校200多万学生、17000多家企业600多万企业员工和市直机关干部职工热烈响应。同时还举办盛大的深圳环卫工人节关爱晚会,联合发起成立“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发起资金达2800万元。在全社会掀起了关爱环卫工人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减量文明行动。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创新实施廉政建设“三大工程”。“重大项目交钥匙工程”完成移交项目5个。“物业管理健康工程”对局系统所属物业重新进行了功能定位,实行编号登记和严格监管。“招标采购阳光工程”探索实施工程项目招标、政府项目采购科学抽签的新模式,防范串标、围标行为,已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试点实施。

  二、2016年工作重点

  2016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六届二次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治理年”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找准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重点谋划和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探索建立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深圳模式。一是制定实施综合考核、限量排放、跨区环境补偿、奖励激励及征信约束等配套政策。二是建立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各区、街道,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进社区、进物业、进家庭,同时推进公园、景区、机场、口岸等公共区域,规范市民垃圾分类投放行为。三是完善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的收集容器和转运设施布点,依托“资源回收日”活动和“回收哥”O2O平台,深度回收利用资源类垃圾,重点研究建立废玻璃、废旧织物等回收利用产业链示范项目。四是建立各区大件垃圾专项回收处理、市场果蔬垃圾就近就地处理试点项目。

  (二)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

  一是加快推进东部环保电厂、老虎坑三期、妈湾生态园建设工作,科学统筹调配处理各区垃圾,实现全市垃圾处理平稳衔接。二是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全面改造提升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完成盐田垃圾焚烧厂整体改造提升,实现烟气排放指标、外观形象进一步优化。三是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运营,2016年底前全市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率从23%提高到50%以上。

  (三)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明确市级城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考核,以及跨区域及重大复杂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二是明确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边界,合理划分市、区、街道执法事权;制定权责清单,全面清理调整现有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责,形成全市统一的职能职责、执法依据、处罚标准、运行流程、监督途径和问责机制。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纠错问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行政复议渠道。四是强化队伍建设,优化干部任用和人才选拔机制,建立健全协管人员招聘、管理、奖惩、退出等制度。

  (四)全面加强行业监管实施精细化管理

  一是加强养护作业监管。规范环卫保洁、绿化养护等作业服务招标工作,推行大标段化招标管理,形成规模效益。建成作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车载GPS、视频监控等实现对作业的信息化实时监管。二是加快制定国际水准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参照国际一流标准,对照已经出台的《深圳城市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制定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操作程序及作业单价等具体标准,2016年完成8个方面标准的增补与制定。三是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全市绿化养护、环卫保洁、街道家具和灯光管理的“五个统一”(统一分级管理标准、统一合同管理、统一监管模式、统一信用评价、统一奖惩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行业监管体制,培育健康有序、适度竞争的行业市场,实现市场条件下的精细化管理目标。2016年,在现有绿化、环卫等精细化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上半年进一步完善灯光的精细化管理并向全市推行,下半年实现街道家具的精细化管理。

  (五)突出抓好城市管理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面排除安全隐患。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大对局系统各单位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尤其是要对全市余泥渣土受纳场、垃圾填埋场等开展全面的安全评估和地毯式的大排查,及时消除隐患。二是抓好安全生产监管,提高安全意识。重点监督、指导和督促环卫保洁、垃圾处理、城管执法、绿化及灯光养护等管理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及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三是抓好城管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全局应急管理数据信息系统及应急值守、指挥平台,与市政府应急管理平台、市三防应急平台气象应急平台的整合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四是抓好事故预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紧密结合我市城管工作实际,制定全局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防范措施和预案,对重要部位制定专项预案,重点防范重大事故发生。同时,健全日常安全管理运行及防范机制,层层落实责任,以规范的制度和严格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六)精准谋划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筹备工作

  2016年是筹办大会的攻坚之年,我局将以大会总体方案为指引,推动大会筹备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引入专业会务公司协助办会,加快科学内容组织(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大会有关报告及论文等学术内容的评选、确定),发布大会第二轮通知并开通大会会务系统。二是在7月份大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组建大会总指挥部。在大会总指挥部的领导下,筹备办与各分指挥部紧密合作、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筹备工作各分项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三是精心组织会务,站在行业制高点推介和邀请国内外该领域前沿同行参与大会筹备和宣传,扩大科普活动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和推广大会。四是以筹备举办植物学大会为契机,促进全市绿化景观水平的提升,推动仙湖植物园面向植物学大会项目的落地,重点在仙湖植物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热带植物保育中心,全面提升仙湖植物园的游览接待、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水平。

  (七)进一步加强林业和林地管理

  一是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分解各项建设任务,落实责任部门,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与考核机制,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二是抓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生态公益林采伐等行政审批工作。积极协调为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做好服务,妥善处理政府投资项目使用林地的历史遗留问题。三是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坚持依法护林,继续开展非法占用林地清理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抓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修订完善薇甘菊防治考核实施方案。四是划定林业生态红线。按照《广东省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方案》的要求,尽快完成成果汇总、核对,迎接省政府验收检查。同时,开展森林资源本底调查和数据更新工作,完成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工作。

  (八)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

  一是全面推行新的市容环境综合考核制度。实行“市考区、区考街道”的层级考评制度,将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引入考核系统,将行业暗检下放至各区(新区)城管局。推行“互联网+城市管理”代替数字化城管考核,适当调整相关考核指标的权重,加大公众投诉案件处理的督办和扣分力度,使考核更加科学、客观、公正,进一步提升基层城市管理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和精细化水平。二是改革“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绩效考评方式,重点指导推动全市打造绿化精品,弥补绿化短板,在市政环卫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园服务设施等公共建筑上,大力开展立体绿化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参与投资建设立体绿化项目。同时调整各区园林绿化建设任务考评指标,向原特区外倾斜,实现原特区外公园、道路绿化建设和管理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九)大力开展城市街道家具整治

  从街道家具管理的政策顶层设计入手,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实用性、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维护监管的长效性等因素,对街道家具进行规范管理。一是完成全市14类35种街道家具设置、样式、管理标准规划,逐步实行同类城市街道家具规格统一、标识明显,分类推进城市街道家具样式的升级优化,加快实现全市街道家具一体化。二是进一步推进城市街道家具整治及精简优化,重点对城市街面报刊亭、电话亭、早餐车等10大类的街道家具进行第二阶段整治,清理丧失功能的设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和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率,提升街道家具的设置品质。三是在全市选择街道家具整治示范点,对现有的街道家具进行优化,推进同类街道家具规格统一,打造一个街道家具整治样板区域。四是健全完善城市街道家具准入退出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切实落实日常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非交通设施类街道家具审批事权下放各区。

  (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队伍的理论修养,夯实队伍的思想政治根基。积极开展践行城管核心理念教育活动,使城管工作核心理念深入人心,落实在行动上。二是深入实施廉政监管“三大工程”。继续推广实施“招标采购阳光工程”,完成制定绿化、环卫服务外包项目招标采购的统一标准,并组织试点实施,从根本上防范串标、围标行为;继续推进“物业管理健康工程”,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城管物业管理的新规程,做到物业规划、定位、出租、招标、监管、回收等各个环节阳光透明,公平公正;继续推进“交钥匙工程”,严格按照要求对全局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梳理分类,编制移交项目清单,建立我局工程项目移交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建立健全“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管理规章制度,联合腾讯公益平台开展关爱环卫工人行动,在环卫工人节当天让路面清扫环卫工人休息一天,组织义工参与志愿清扫工作。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