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垃圾分类 > 蒲公英计划 > 蒲公英队伍 > 志愿教师

优秀蒲公英教师专访|席敏:幼儿园垃圾分类形象大使

日期:2021-08-11 15:53:01 信息来源: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1年1月31日,在2020-2021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教师培训计划成果分享暨总结表彰会上,深圳市实验幼儿园的教学主任、垃圾分类形象大使席敏作为13名“优秀蒲公英教师”的代表,上台分享了深圳市实验幼儿园垃圾分类实践经验。她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大家讲了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关于垃圾分类的综合探究故事。这个故事的发生,得益于她在深圳市第一期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教师培训中的收获和成长。

1.png

  2020年的夏天,深圳市第一期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教师培训正式开启,有很多像席敏一样的老师,成为蒲公英教师,将环保的种子幻化成随风飘扬的蒲公英,种植进一个个孩子的心间,悉心浇灌,等待一个硕果累累的未来。

  成为垃圾分类形象大使

  席敏从事学龄前儿童教育十年有余,和蔼可亲的她一直是孩子们的“知心大姐姐”,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成为幼儿园的垃圾分类形象大使。她与垃圾分类的故事,缘起于2020年的夏天。

  2020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席敏看到网上的一则公开招募在校老师参与深圳市第一期垃圾分类蒲公英教师培训的招募令,热心环保的她,二话不说就主动报名了,她就此开启了一段奇妙的垃圾分类之旅。

2.png

  2020年8月20日-8月22日期间,席敏跟随蒲公英教师培训的大部队,来到美丽的大鹏湾,进行三天两夜的集中式培训。现场,来自深圳各个学校、幼儿园的老师齐聚一堂,交流分享各自的校园垃圾分类实践经验。培训主办方还邀请了垃圾分类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在场老师提供专业系统性的培训。在了解到国家层面对垃圾分类推广的宏大布局,以及深圳不少老师早几年就开始在校园践行环保教育的案例后,席敏对垃圾分类有了全新的认知——“学习之后,我才明白垃圾分类和环保是一种态度,不是单纯的是一种方法而已。”

  有了思想上的撼动,席敏开始付诸行动。她参与了深圳小学四年级的垃圾分类教材编写工作,还把培训中所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和教学方法带回深圳实验幼儿园进行宣教。她的行动得到了园方的全力支持。她被委任为深圳实验幼儿园垃圾分类形象大使,开始在幼儿园开展系列垃圾分类倡议、专题宣传讲座及课程教学等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综合探究的故事

  席敏每次介绍她开展的垃圾分类课程教学活动时,都习惯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与故事里以时间为线索起承转合逐步推进故事链条是一样的,现实中,她也提倡以综合探究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进行体验和认知。综合探究活动是深圳实验幼儿园一贯的教学模式,秉承了幼儿园“三人同行,幸福成长。整合幼儿园、家庭、社会资源,为幼儿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幼儿获得成长经验”的课程理念,较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原动力。

3.png

  “课程源于生活,这是一场‘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多元表征’的《垃圾分类我知道》环保大行动”故事的开头,席敏这样子介绍道。接着,她以综合探究活动开展的五个环节:确定主题、团体讨论、探究发现、经验分享、项目展示,讲述了《垃圾分类我知道》综合探究活动的故事。

  在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师生确定了“牛奶盒是否回收”的探究主题,进行了《牛奶盒实验一:牛奶盒怎么了?》活动。为了探究牛奶盒是否回收,席敏创造了条件,将牛奶盒分为未清洗的和已清洗的,摆放在固定位置,让孩子们观察。通过两个星期的观察,孩子惊奇地发现,未清洗的牛奶盒不仅发臭、发霉,还长了虫子。而已清洗的牛奶盒则不会。由此,孩子们得出结论:牛奶盒不清洗会发臭长虫,不利于回收再利用。

4.png

  很快,遵循第一个实验的结论,孩子们开始第二个实验《牛奶盒实验二:清洗牛奶盒》,并且有了新发现。孩子们在清洗牛奶盒的过程中,发现人多拥挤,且水龙头有限,另外喷溅出的水总搞脏了衣服。于是,他们得出清洗牛奶盒时,人不能太多,最好固定人数,还需要穿防水服。

  牛奶盒清洗过后,孩子们还发现湿漉漉的牛奶盒需要晾晒再整理,才能形成回收再利用的闭环。一个月的时间内,孩子们从发现牛奶盒未清洗会发臭长虫,到清洗、晾晒、管理、回收,一次又一次的实践验证,他们发现晾晒时需要把牛奶盒放到有太阳淋不到雨的地方,最好还要给牛奶盒做上标识,方便后期的晾晒整理回收。

5.png

  牛奶盒清洗晾干后,越来越多的牛奶盒堆积如山,十分占用空间。孩子们开始探索《牛奶盒实验三:回收统计》。经过孩子的探索实验,孩子们发现将牛奶盒进行压扁或者将牛奶盒剪成十字最方便回收统计,还节省占用空间。

  回收统计之后,孩子们又开始思量起如何将牛奶盒再利用起来,自然而然进入《牛奶盒实验四:回收再利用》环节。有的孩子说可以用牛奶盒做成花篮,有的孩子吵着要做成航空母舰模型,还有的孩子提议自己家里也有废弃物,可以带来幼儿园进行手工制作。说做就做,教室里很快成立了“能量回收站”,不仅回收牛奶盒,还分类回收塑料瓶、纸张、蛋壳等幼儿园常产生的垃圾。一些可以用于做手工的废弃物,会被转投放到美工区,也有不少孩子从家里带来废弃物放在美工区,供大家一起“变废为宝”。

6.png

  经过多次改进实验之后,现在牛奶盒的清洗回收工作,已经成为孩子们的日常,分工明确,步骤清晰,进行得井井有条,全然不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在这整个探究活动中,席敏没有直接揭晓答案与告知方法,而是让孩子在不断地试错和再实验中获得一手经验,她更像一个参与其中的“大朋友”,以尊重的态度去聆听孩子间有趣的交流,以合作的态度参与孩子的互动合作,以共成长的心态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探究。

  孩子们可喜的进步,席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看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互动、有合作、有分享,已经成为一个探究式学习共同体。孩子们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心环保的种子正在发芽,并且表达分享的欲望也变得更加显现与强大。”她将孩子们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拍摄了下来,记录在册,为探究活动的最后一站做足了准备。

  “5个1”的展现方式

  探究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是项目展示。为了让全幼儿园更多的师生加入垃圾分类环保行列,席敏班级以5个1的展现方式,即一个“废旧环保作品展”走进校艺术节、一场“倡议海报邀请”走进班级、一个“亲子环保宣传”走进社区和家庭、一个“发现标识”走进幼儿园公共场所、一场“环保宣讲”走进教师教工大会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了这次探究活动的成果,孩子们将自己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的环保方法与口号传递给身边所有人。

7.png

  据席敏的介绍,这次探究活动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园的环境也因此次活动变化颇大。教室里一个个创意十足的工艺品,都是孩子们利用牛奶盒、树叶、纸杯等废弃物,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变废为宝”创造出来的。之前这些工艺品都展示在废旧环保展上。此外,幼儿园里,角角落落出现的各类环保主题的提示语、标识,也是此次综合探究活动孩子们贴上的。为了让更多的人清晰明了了解到牛奶盒清洗-晾晒-管理-回收的全流程,孩子们还动手手绘出一整套操作的流程图,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

8.png

  “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无论在幼儿园内外,现在孩子们都能自觉的践行垃圾分类,甚至是影响其他人加入环保行动中。在项目展示环节,孩子们自主走进社区、家庭,以演讲、倡议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影响和带动更多人践行垃圾分类,全面提升全民垃圾分类意识,以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接下来,席敏计划继续用深度的探索来替代传统的说教,引导孩子从生活实际中去感知事物,教导孩子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的同时,还要向孩子传达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培养出一个个身心健康、情感积极、习惯良好、睿智创新的幸福儿童。

附件下载: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