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垃圾分类 > 蒲公英计划 > 蒲公英队伍 > 志愿讲师

蒲公英人物 | 魏祥盛:老而弥坚,初心不改

日期:2024-05-30 10:51:45 信息来源: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日,深圳市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志斌与深圳市龙华区零废弃促进会会长许楷楠,共同探望深圳市垃圾分类的杰出代表——魏祥盛,魏老师不仅是蒲公英计划的志愿讲师,更在2023年荣获“蒲公英之星”殊荣,其在环保教育与志愿服务领域的执着与热情令人敬仰。

  交谈间,魏老师精神饱满,言语清晰,对黄工和许会长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黄工与许会长对魏老师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他面对病魔的乐观与坚韧表达了深深的敬意。他们表示,将积极传扬魏老师的志愿精神,让更多人感受到他的正能量。

  回顾魏老师在深圳的点点滴滴,这样一位满怀志愿精神的环保卫士,为深圳这座城市的美丽环境建设,倾注了无尽的热情和心血,他的赤子之心,为深圳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01

  虽年高,心不息

  2005年,随子女来深圳安度晚年的魏老师,退休却不甘于“躺平”,将自己全身心投入于志愿服务之中。

  2006年,所在侨香社区的居民自发农贸市集面临取缔危机,魏老师挺身而出,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成功促成分时段临时市集的设立,并义务维持秩序,清理垃圾,深受居民尊敬,被亲切地称为“魏爷爷”。在每年侨香社区的老人免费体检活动中,魏老师总是早早到岗,不辞辛劳,悉心服务,每天站立7小时不休息,为众多老红军、老教授、老干部等提供了无私的服务,累计服务人数超过2000人。

  2020年,尽管已是84岁高龄,但在政治上始终怀有积极向上的执着追求。魏老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要求自己,不仅积极向组织汇报思想动态,还主动参与到更多的志愿服务中。

  “1937年的人,到了我这样的岁数,还能为他人服务,这是时代的助力,我感到快活又荣幸。”

  02

  雨中救急,英勇睿智

  作为图书馆的志愿者,为了做好服务,他还特意学会图书馆借还图书的电脑操作。馆长因事外出期间,他作为“代馆长”,未发生任何差错。

  2019年3月的一个周末,阴雨连绵。魏老师从图书馆完成志愿服务后,步行回家。当他走到金地公交站西侧约100米处时,突然听到一声绝望的“救命”声。原来,一名中年男子被压在车轮下,情况十分危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魏老师迅速做出反应。此刻的施救条件几乎为零,但他并没有放弃。他急中生智,立刻用路拦中断车流,确保现场安全。随后,他动员了20位小车司机下车参与救人行动。

  魏老师站在车头,镇定地指挥着这20位救人司机。他们齐心协力,经过10次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将事故小车抬起。在这惊心动魄的过程中,中年男子得以获救,而魏老师却因过度劳累而累瘫倒地。

  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栏目全程记录了这场感人救援。原来,4米高处的交通监控镜头完整捕捉了这一切。随后,媒体发起“救人的爷爷你是谁?”的寻人行动,找到了英勇的魏老师。

  03

  疫情防控,更显担当

  疫情暴发后,魏老师始终坚守在志愿岗位上。期间,他所在小区的物业经理、卫生主管因疫情缺席,清洁工人手紧缺,垃圾分类工作难以开展。他动员保安、学生等力量,亲力亲为,指导垃圾分类督导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垃圾分类不中断。他深信,做好垃圾分类不仅有益于环境保护,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疫情防控工作。

  魏老师也多次义务为业主分送快递,累计次数达上百次。他积极参与组织的小区隔空大合唱活动,展现了积极抗疫的形象,得到了深圳卫视《第一现场》栏目的报道。

  2020年2月,正值医护人员全力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关键时刻,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支持与敬意。魏老师也以自己的方式,将1000元尊老金和一封致敬信送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侨香区域社康中心,以此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深深敬意与支持。

  04

  心在,环保无处不在

  魏老师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灵活且深入人心,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乐于分享环保知识。他在社区、公园、学校等场所,以生动的讲解和互动,引导孩子们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幼儿大课堂上,他讲解源头减量知识,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在葡萄架下,他将自然融入课堂,为居民提供生动的垃圾分类实践课。

  他还利用清洁工上岗前、下班后的集中时间,总结垃圾分类情况,强调厨余垃圾投放质量。在社区的四个小区(村)和37个垃圾投放点,处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为垃圾分类工作默默付出。

  05

  病榻之上,环保之念不改

  2023年,确诊重病的魏老师并没有被病魔压迫在床,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少个日夜,他依旧活跃于侨香社区各居民小区,协助垃圾分类事务,即使入院前夕,他也未曾离开。入院期间,他仍心系垃圾分类,关注第十届零废弃论坛,学习领会其中精神,提出独到见解。

  “我们对福田区香蜜湖街道侨香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从头到尾(撤桶以来)五年来的跟踪、督导、监督、巡查、实际统计,得出了一个可靠的结论:该社区紧跟上级部署,在厨余垃圾分类督导、监督力度上狠下功夫,依据环境部门公布的厨余垃圾每户平均日产量及居民人均日产量分别计算,两种结果基本没有误差,全社区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回收率平均已经达到59%,大大超过零废弃论坛提出的20~35%先进指标。由此,我很释然,也很自我认可,当然,厨余垃圾分类仍然需要继续自觉践行。由于厨余垃圾分类不再产生那些干扰、痛心与焦心之负面,转而在我的践行中,四分类更应有另外的重点。”

  06

  荣誉满身,淡看虚名

  自魏老师加入志愿队伍以来,他无私奉献,已累计志愿服务三千多小时,荣获多项市级、街道级、社区级荣誉,包括“深圳市垃圾分类积极个人”、“银龄卫士”和“社区志愿者之星”等称号。作为福田区垃圾分类优秀队长,他还被聘为蒲公英优秀志愿讲师。魏老师的事迹不仅被编入《广东特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题资源课程》,成为教育后辈的宝贵教材,还被制作成《鹤发丹心·魏祥盛》宣传纪录片,在深圳多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面向全社会传播。

  魏老师,这位国家电网江苏省淮安供电公司退休的高级工程师,每次回到江苏,都不忘将深圳的垃圾分类理念、蒲公英公众教育精神以及零废弃的生活态度带到南京、淮安步行街乃至农村小集镇。他的事迹在老家单位和国家电网公司得到了广泛宣传和认可,2023年更是荣获了江苏省省网“奉献之星”的光荣称号。

  对于荣誉,魏老师淡然处之,认为它们是对自身工作的肯定,他更看重的是这些事情能够实实在在地为社区作出贡献,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过去的18载春秋里,魏老师累计了将近4000个小时的志愿奉献,这段珍贵的时光,若以他88年的漫长人生为尺度来丈量,或许只是微乎其微的片段,但汇聚成魏老师生命中无比强大的正能量,温暖而炽热。

  他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诠释着生命的真谛。他深知,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都值得被珍惜和付出。因此,无论是教书育人的讲台,还是与病魔抗争的病房,他都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爱心。

  倘若每个人都能像魏老师那样,慷慨地献出生命中的这微小却珍贵的部分,每个人都能播撒一份爱的种子,那么,这个世界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魏老师用他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附件下载: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