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教师培训
第二次线下培训顺利举办
本次培训的地点在
清水河街道罗湖投资控股大厦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就让我们一起来直击一下培训现场吧~
第一节课
家庭垃圾分类与源头减量
主讲人: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孙国芬女士
第一堂课,孙国芬老师
以大城市垃圾产生情况作为切入点
通过深圳人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阐述生活垃圾的具体来源
随后,孙国芬老师再以家庭垃圾产生的变化为例
分析了家庭生活垃圾的组成
同时也具体介绍了
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四大类别
巩固了学员们对垃圾分类的基础认识
如何从源头减少垃圾量的产生
孙国芬老师还给学员们带来了相关指导
通过简衣、适食、素居、绿色出行
等方面践行减量理念
也为学员们带来如何做好源头减量的思考
第二节课
垃圾分类与学科教育
主讲人:深圳市一期优秀蒲公英教师 杨冬冬老师
作为在座学员们的“前辈”
杨冬冬老师一直将环保工作融入学生教育中
对学校垃圾分类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
借此,杨冬冬老师从垃圾分类融合学科教育方法的角度出发
进行了垃圾分类融合学科教育的案例分析
除了一个个具体的实施案例
杨冬冬老师更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进行了不同主题的环保课程设计
希望通过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
实现从“教育一个孩子”
到“引领整个社会”的远大目标
在做了自己的经验分享后
杨冬冬老师再带领现场学员们
针对如何以垃圾分类切入融合进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一起讨论可行的实施路径
第三节课
牛奶盒资源回收行动
主讲人:深圳市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教师团队培训项目讲师 陈程老师
有着高回收价值的牛奶盒材料
一直面临收运处理难的问题
对此,在今天的培训课上
陈程老师带来牛奶盒收运的相关解答
教学员们如何加入到
牛奶盒资源回收校园实践活动中~
通过“深分类”小程序
就能进行牛奶盒线上一键预约
之后便有收运师傅上门回收
借助高科技平台
解决牛奶盒前端宣传教育、后端收运处置的痛点和难点
另外,陈程老师还给学员们
展示了牛奶盒回收后的再生工艺
以及再生产品
让学员们深刻了解了
牛奶盒回收的实际价值以及意义
短短半天的培训
却带来了满满的收获
相信通过学员们的努力成长
罗湖区定能在垃圾分类的公益道路上
如蒲公英一般
铺洒满是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