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垃圾分类 > 蒲公英计划 > 分类宣传 > 媒体报道

深圳市11.8垃圾减量日“换享新时尚 芬享嘉年华”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日期:2022-11-14 10:00:46 信息来源: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你的下一步迈向何处,地球的下一步就通向何处,每一次举手之劳,都是一股解救地球危机的力量。我们的未来,由我们自己选择”。沐浴在蓝天白云里的莲花山椰风林广场上,一直回荡着这句温暖而有力量的话语。

  2022年11月12日,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承办,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支持的“换享新时尚 送你一朵‘减’字小红花 一起减量齐分享”—“芬享嘉年华”活动在莲花山公园椰风林广场顺利开幕。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黄立新、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分类中心主任梁治宇、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李海晏、团市委代表、市人大代表肖幼美、市政协委员陈建湘、垃圾分类推广大使黄稳、张玉清、许楷楠出席芬享嘉年华开幕式。

  深圳市11.8垃圾减量日“换享新时尚 芬享嘉年华”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对我市2022年垃圾分类绿色单位(交通、餐饮等行业代表)、垃圾分类积极个人(蒲公英志愿讲师代表)、绿色单位(蒲公英校园代表)、垃圾分类积极个人(蒲公英教师代表),以及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优秀代表、垃圾分类环保银行积极个人(分类小能手)等进行颁奖。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方木山、麦当劳南区兼深圳市场公共事务部负责人杜耀娟,以及华侨城洲际大酒店、星巴克咖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儿童医院等企业单位组织负责人来到现场领奖。各区城管局分管领导、垃圾分类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展企业、公益机构和现场市民,共同见证这一荣誉时刻。在仪式的最后,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黄立新、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分类中心主任梁治宇、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李海晏、团市委代表、蒲公英校园代表、垃圾分类小能手代表共同上台,揭幕用回收的牛奶盒制作成的“化蝶”艺术装置,象征着牛奶盒变废为宝、化茧成蝶。

  深圳市11.8垃圾减量日“换享新时尚 芬享嘉年华”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在这场精彩纷呈的嘉年华活动中,设置了38个主题展位,共有31家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公益机构、分流分类企业和单位,在公园设有总结分享、互动分享、主题分享等环节,许多家长欣然带着小孩前来,共赴一场与垃圾分类的初冬之约。

  深圳市11.8垃圾减量日“换享新时尚 芬享嘉年华”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深圳市11.8垃圾减量日“换享新时尚 芬享嘉年华”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31家单位共赴“芬享嘉年华”

  在莲花山公园椰风林的天然草地上,可以看到芬享嘉年华整体展区呈现圆形,主舞台上,各个参展单位依次进行“主题分享”。一些家长和孩子们排排坐,沐浴着阳光,观看、聆听着分享内容,沉醉其中,现场互动热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回收2000斤的纸可以挽救17棵20年树龄的大树;回收一个易拉罐,可以节省3小时的电视电力;一颗1号电池烂在泥土里,会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远失去利用价值……

  垃圾分类从业者们纷纷上台,采用视频展示、动态讲解、模拟游戏等方式,带领现场的市民朋友们一起,从垃圾混合堆放、处置的危害,到中端转运、末端处置,开启了“垃圾去哪儿”的探索之旅,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与重要性。

  深圳市罗湖区小水滴环境保护中心负责人黄稳老师,自2016年起,开始关注并投身于校园垃圾分类事业,自发开展了小学生垃圾分类教育,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方法,立足于校园、面向于社会,积极参与推动蒲公英校园创建,助力打造蒲公英教师团队,持续推进校园牛奶盒清洗回收工作。牛奶盒清洗回收现在已经成为劳动教育课程之一,影响覆盖约1000所学校,学生们身体力行,共回收牛奶盒约百余吨,累计约1285万个牛奶盒。

  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向全国推广,深圳市龙华区零废弃促进会会长是蒲公英志愿讲师的“班长”,组织培育近千名蒲公英志愿讲师,深入小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讲解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其中,近500名市级蒲公英志愿讲师授课上万场次,影响逾百万人。

  通过深圳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分享,市民朋友们了解了面对厨余垃圾,小小的黑水虻是如何大展身手凭借一己之力“化腐朽为神奇”的。安芮洁创新利用腐生性昆虫——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处理厨余垃圾,实现有机固废的绿色处理,并产生昆虫蛋白及优质昆虫生物肥,最终达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有害垃圾的分类投放减少了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深圳市泰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有限公司建有深圳首个废旧电池、废旧电动车回收及绿色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目前是中国回收处理规模和绿色清洁能源循环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通过互联网模式打造覆盖全国的回收网络。

  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分类后,剩下的其他垃圾怎么处理?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向市民讲述了生活垃圾的变电之旅——前端投放的其他垃圾经由“四位一体”的能源生态园,实现了循环再生。这并不是简单地将垃圾焚烧掉,而是通过严格的技术措施,经过层层关卡,不断净化,不仅可以实现垃圾减量80%以上,还可以产生发电效益,最终完成垃圾的华丽变身。

  讲解人员的详细讲述和耐心解答,让市民朋友能够零距离感受生活垃圾从源头产生、收集中转,到末端处置的全过程,现场的小朋友们也跟随着公益联盟的老师们沉浸在垃圾分类的故事中,一起去看有“深度”的海洋;一起去爬“没有垃圾的青山”,一起去遨游“没有污染的碧海蓝天”……

  深圳市11.8垃圾减量日“换享新时尚 芬享嘉年华”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深圳市11.8垃圾减量日“换享新时尚 芬享嘉年华”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深圳市11.8垃圾减量日“换享新时尚 芬享嘉年华”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各有妙招

  各参展单位结合自身特色推出系列垃圾分类教育活动,例如垃圾分类分流技术展示,科普小游戏,垃圾去哪儿等知识传授。为了吸引更多市民,31家参展单位各出新招,其中有26家推出现场互动体验游戏,有垃圾分类小游戏、卡片知识回答、现场观看视频有奖抢答、知识小竞赛、咖啡渣手作制作体验等,引导大家打开五感,在玩乐中了解垃圾分类。

  自然是最好的学校,公园是最有趣的课堂。在体验垃圾分类的活动中,现场很多家长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分享属于他们的新发现。现场,他们手持芬享卡,到各个展位收集小红花贴纸,体验垃圾分类之乐。参加活动的市民们纷纷表示,此类活动类型多样,兼具知识与乐趣,让他们以更加轻松、愉悦的方式接受垃圾分类,践行垃圾分类,切身感受到了绿色低碳对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受益匪浅。活动现场,深能环保、麦当劳、星巴克、深分类、零废弃、昊风格等12家企业最受市民欢迎,展位面前人流一直观者如市、络绎不绝。

  颁奖活动展示模范做法

  通过展示获奖绿色单位的优秀事迹以及做法,呈现深圳垃圾分类的勃勃生机,以及社会各界的行动力与汇聚的强大合力。

  一、深圳地铁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垃圾分类优秀做法

  深铁物业每年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通过电子显示屏、横幅、宣传画、站台语音广播等各种形式在地铁上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全民分类习惯,真正让垃圾分类理念在深圳市民群体中蔚然成风。

  二、深圳市儿童医院垃圾分类优秀做法

  1.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张贴分类标语,学习垃圾分类常识。可回收物分类投放时,尽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废纸保持平整。

  2.规范设施配置,强化分类投放。对全院垃圾桶定地标线,张贴醒目标识,建立回收登记、巡查记录台账,记录垃圾数量、去向。每日分时间点定时清理医废及生活垃圾。

  3.有害垃圾桶,应套上2层医废垃圾袋,保证桶满取出医废垃圾时袋子无破损,避免有害垃圾泄露。

  深圳市儿童医院率先打造深圳市首个“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医院,奋力推动深圳医疗机构垃圾分类进程,纳入全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之一。

  三、深圳市常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前海花园小区垃圾分类优秀做法

  前海花园小区制定了《2022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设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与责任。前海花园物业服务中心成立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主任任组长,主任助理任副组长,负责此项全面工作:

  1.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整合垃圾分类点,各垃圾分类点分类桶、密闭桶罩配置齐全,摆放顺序符合规范;

  2.是清运人员每天不定时巡查,做到随时发现满桶随时清走,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废旧家具垃圾、废旧织物垃圾进行分类暂存并交接给专业公司清运;三是分类督导员要求第三方进行严格岗前培训、规范上岗。小区各大堂宣传栏张贴垃圾分类知识及法规,每个单元均张贴分类垃圾投放指引并且在公共广告、公共视频宣传垃圾分类;各业主群群推送温馨提示、垃圾分类知识,并时时发布新的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引导住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入户宣传率约90%,居民参与率98%,分类投放准确率98%,分类回收利用率35%;四是台账由专人管理,记录规范,E分类APP台账每天上传数据,做到准确详细。

  四、深圳市万厦居业有限公司梅林一村管理处优秀做法

  1.精准宣导重点突破,确保居民持续参与。

  建立“楼栋管理员+义工”宣导机制,精准入户开展“渗透式、靶向性”的宣传教育,消除少数居民疑虑,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精准利用全国垃圾分类热点事件,通过与周边梅园小学合作强化学生教育培训、定制垃圾分类督导员“厨余垃圾投放时间”宣传T恤等方式,开展“注意力”“基因”式宣传,让小朋友变身“移动广播站”,让督导员变身“流动信息牌”,使垃圾分类成为小区居民口口相传的“网红”话题,持续刺激居民参与分类的主动性和兴奋点。

  2、情感纽带示范推动,实现居民自觉参与。

  创新开发“物业楼栋保洁员”督导模式,将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楼栋保洁员作为核心,发挥楼栋保洁员与居民的情感纽带作用,将便民服务理念嵌入分类督导,对有抵触情绪、分类不准确的居民引导分、示范分、协助分,触动居民换位思考,推动实现居民由不自觉到碍于情面投放再到积极精准投放的转变。

  五、垃圾分类积极个人(分类小能手)优秀做法

  深圳市桂园小学学生刘思文是学校五星级的垃圾分类环保小卫士,他每天都坚持在环保银行打卡,还养成一个习惯,去到亲戚家玩耍的时候,都会收集亲戚家的垃圾带回家去分类。通过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理念,亲身践行垃圾分类行动,呼吁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关注、理解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少先队队员代表就“牛奶盒资源回收计划”发起倡议,鼓励更多人加入牛奶盒回收行动,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助力资源回收再利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944所小学(幼儿园)报名加入活动,共回收牛奶盒102.80吨(约1285万个奶盒)。

  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动手,深圳将培育市民文明习惯养成作为最终的工作目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将“要我分”,变成人人主动的“我要分”。同时,垃圾分类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下一步,深圳市垃圾分类工作将继续加大力度,联合更多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各式各样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让垃圾分类活动充盈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共同分享科普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活动,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激发全社会开展垃圾分类的自觉性、行动力,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凝聚共识,聚力减量。

附件下载: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