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和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2年“寻找蒲公英之星”评选暨“12·5国际志愿者日”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举办。活动大力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掀起展示风采、比拼实力的“志愿红”热潮,助推全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擦亮深圳“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金字招牌。
全城寻找掀起热潮:“志愿红”线上线下展示风采比拼实力
2022年“寻找蒲公英之星”评选活动邀请了深圳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垃圾分类推广大使、社会监督员以及市志愿者联合会、市志愿服务基金会、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相关人员组成评审团,对入围志愿者及志愿服务队线上路演进行评价打分。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入围评选活动的19名志愿者及22支队伍通过线上路演的形式与线下评审团“隔空”相聚,在各自的赛道里竞技,“亮成绩、展风采、激活力”,新老面孔竞相角逐,充分展现深圳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良好风采。
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最终,评选出深圳2022年度“蒲公英之星”志愿者10名、“蒲公英之星”志愿服务队10支;评选出2022年度“蒲公英校园之星”青少年志愿者金奖10名、银奖13名、铜奖11名。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评选活动中,市城管部门增设了“蒲公英校园之星”青少年志愿者金奖、银奖、铜奖奖项,为青少年志愿者开辟了评选赛道,旨在树立青少年志愿服务榜样,持续带动更多青少年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培育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新势力。
多维发动社会参与: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擦亮金字招牌
深圳坚持多层级、多维度发动社会参与,积极拓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广度”,通过发动、建立专注于垃圾分类的精准化志愿服务阵地,以志愿之光为垃圾分类注入持久活力。
近年来,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群。纵深推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建立350余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全市注册垃圾分类志愿者约5万人。同时,建立垃圾分类志愿者培训课程体系,组织全市垃圾分类骨干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据统计,全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2022年至目前已开展入户宣传超千万次,覆盖全市超600万户居民。
据悉,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加大骨干志愿者培养力度,不断充实和壮大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力量,推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