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实施一周年。《条例》于2020年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标志着深圳市垃圾分类进入法治化的新阶段、成为每个市民的“必修课”。如同剩菜打包一样,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这就是最好的实施效果。推动垃圾分类从“时尚事”走向“日常事”,这背后凝聚着一座城的探索与努力、决心与勇气。
垃圾分类,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但其是“知易行难”。谁都知道垃圾分类关系我们的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关系社会文明水平,但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行动变成一种习惯,确实需要多环节长时间的培育与塑造。如何避免居民“多跑腿”,垃圾投放点的环境怎么样,如何通过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赋能垃圾分类,这些细节都影响着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进而影响到垃圾分类积淀为市民的生活习惯。事实上,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正在于基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推进垃圾分类考验着城市的精细化治理能力,要下足“绣花”功夫。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举办“以红色力量引领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评选出垃圾分类“百优社区”和十个“百分书记”;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建成开馆;龙华区全面“上线”生活垃圾分类导师……这些既是深圳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垃圾分类工作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的切实举措,也是这座城市长久以来垃圾分类工作实践经验的积淀和总结。
“推进垃圾分类,主体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随着垃圾分类的持续推进,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成为深圳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把垃圾分类“必修课”当成“终身课”,这其实充满了象征意蕴,推进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深圳晚报2021年09月07日星期二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