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垃圾分类 > 蒲公英计划 > 分类知识

【专家声音】杜欢政:垃圾教授谈垃圾分类

日期:2021-01-25 10:38:23 信息来源: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 CC讲坛第40期现场演讲于2020年12月1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出席并以《垃圾教授和他的城市矿山、油田和森林》为题发表演讲。

图片1.png

  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相信大家都倒过垃圾,倒垃圾容易还是简单?大家想,垃圾装塑料袋里面一扔就完了,很简单的事情人人都会干。

  世界上有多少新的东西,就有多少旧的东西。按照人类制造出来的产品,有人统计过有16,000多种。16,000多种你都要能够分出来?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连专家也分不清楚。但是大家不要被我吓住了,实际上我们垃圾分类的标准不会让大家去分这么多的。但是垃圾分类现在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事情,它一方面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关系到我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但同时也是我们从大国变强国,关键是还要提高国民素质。

  我们人人都是垃圾的产生者,人人都是垃圾的受害者,人人都是垃圾的处理者。通过垃圾分类这些小事情作为一个抓手,我们解决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讲垃圾分类是个人的小事情,是国家的大事情。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来号召大家推动垃圾分类。

  所以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垃圾教授和垃圾分类的故事》。

  我来自同济大学,大家看我的名片上印的是“垃圾教授”。大家觉得奇怪了,还有垃圾教授、优秀教授之分吗?这里边实际上是有个故事的。

  在三十多年前,我当时在冶金部的一所高校里工作,部里计划让我去研究一下废钢铁的回收利用。后来我在研究过程当中发现,发达国家的钢铁的产能30—40%都是废钢来的,而不是用铁矿石的。

  我在想如果三十、四十年以后的中国,每年如果有2800多万辆汽车的产能,汽车报废以后该到哪里去?对吧?有那么多衣服,2500多万吨废旧纺织品会到哪里去?我觉得我就来研究研究,所以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研究各类的废弃物,在当时有些领导、朋友就讲,你看我们现在都拼命开矿挖矿,拼命去盖房子,拼命去造汽车,你怎么去研究回收,研究废弃物的处理,整天跑垃圾场,我看你做垃圾教授得了。

  我说可能未来垃圾真的要变成一个大产业,垃圾分类是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这一辈子没干别的就干这个,干脆我的名片上就叫垃圾教授,大家也好记,对吧?

  一提起垃圾就是又脏又臭,实际上在我的眼中,垃圾只要把它分开,把有机物和其他的干垃圾分开,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源。像我们60年代出生的人,大家想想看我们小的时候,牙膏皮可以换钱、我们浙江人家里宰了鸡,鸡毛可以去换糖,对吧?我们北京人喝了酸奶,酸奶瓶有押金,还回去退钱给你。

  实际上我们在80年代,甚至50年代,都有做垃圾分类,因为一方面是我们资源的短缺,我们需要这些资源,另外一方面我们经济条件也不怎么样,我们需要换点钱。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到了今天,我们家里面有房、有车、有衣服、有书,我们垃圾分类工作却倒退了。我们女同胞经常讲说衣柜里面永远少一件衣服,对吧?不断还要买新的衣服,另外我们年轻人的快递、外卖产生了大量的快递、外卖废弃物,这些东西都到哪里去?

  我们大家可能想,这些东西扔掉,焚烧厂去烧,填埋厂去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在乎那点钱了,对吧?卖这东西换钱,我没这个必要了。

  所以我们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垃圾分类的理念反而弱化了。

  如果不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大家看看,我们垃圾如果不分类,特别是像塑料袋不分类,流到河里,进入到海洋的生态系统里面,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系统,有些人在预测说,不远的将来海洋里面鱼的重量跟我们人类扔的塑料的重量是一样。

  大家想想看我们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海洋如果变成这样子,我们人类还能活得久吗?这是我们从环境的角度去考虑。

  另外我们再从资源角度去考虑,原来我们都是从铁矿石里面挖矿,然后冶炼成为钢铁,再做成汽车消费,这些消费最终在哪里?中国城市化已经超过50%,消费都在城市里面,所以汽车在城市,各种各样的纺织品也都在城市,人口集聚的地方就是资源消耗最多的地方。

  我们国家四十年的发展,国内的矿挖的差不多了,都从地底下到了地上,已经在我们的城市里,还不够,国外的资源也为我们来服务,所以大家发现没有,一方面是地下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另外一方面地上累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汽车坟墓、飞机坟墓、军舰坟墓,这些东西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所以我们如果转换一下思维,如果把这些报废了的东西继续转化成资源,延长它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时间,这不是很好吗?对吧?

  在今年我们强调要双循环,既要国内循环也要国际循环,但是在资源这一块,国外有卡脖子的37项技术,也有石油钢铁这些资源对我们卡脖子,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内循环,把我们的城市矿产变成资源,我们不就在资源上不受制于人家了吗?

  所以我们就对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城市矿产。我们的矿产在城市里面,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城市矿产的采掘工,对吧?你们垃圾分类分好了,就为城市矿产提供一个方便。废钢铁就是铁矿石,废塑料就是石油,废纸就是森林,这就是一个城市矿产的概念。

  在2009年,为了解决中国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跟国家发改委一起起草《城市矿产行动计划》,报给国务院主要领导,批了以后,全国建49个城市矿产基地,是为了解决中国消费结束以后的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的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我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研究》。

  我现在还在推动这个新兴学科的发展。我们同济大学原来是盖房子的,拼命盖房子,现在盖房子盖到一定的程度要怎么办?就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以前我们冶金部系统院校是拼命去挖矿的,挖到一定程度,地底下矿差不多了,我们要开采城市矿产。所以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到的不同阶段,我们处理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从2009年我们实施城市矿产行动计划,到2018年,有什么样的效果,大家看这几组数据就知道了。2018年我们回收的废钢铁是2.2亿吨,大概相当于中国宝钢2018年产量的4.75倍,这个数字不小了,对吧?2018年我们国家回收的再生有色金属是1000万吨,当年我们有色金属产量是什么呢?5000万吨,占了1/5;我们2018年回收的废纸是5000万吨,这5000万吨废纸如果连续5年,相当于一个大兴安岭的森林所解决的我们用纸的问题。所以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城市里面的矿产确实很丰富,但是城市里矿产谁来开采?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我们如果扔垃圾的时候,把又脏又臭的湿垃圾和干垃圾混在一起,垃圾就不能够存储,也不方便运输,也不方便处理,或者说后面处理的成本就比较高,对吧?

  我们如果前端把它分开,那就是湿垃圾走耗氧的路线,干垃圾可以存放、积蓄到一定的量,我们来进行回收利用,这不是很好吗?

  所以我们说要挖掘城市矿产,分类是关键。不分类,垃圾就是垃圾,分了类,垃圾就变成资源。所以经常有一句话叫做“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想我作为一个为了挖掘城市矿产工作了30多年的老矿工,要对我们在座的各位和我们网络上的听众,大家默默无闻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推动我们城市矿产行动计划,解决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所作的贡献,我要表示深深的感谢,谢谢。

  那么大家想,既然垃圾分类那么重要,那么我们赶快推动。垃圾分类要推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因为这关系到生活方式的改变,甚至生产方式的改变,所以它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为什么会这么讲?

  2012年的时候,央视的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都找我,讲一讲我们原来发达国家走的是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现在我们中国提出来生态文明要贯穿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说有三个区别,工业文明大量生产,合理生产。生产并不是越多越好,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生产的目的是极大的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工业文明是大量消费,像很多的工业企业,它是通过企业生产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消费,让你一代二代三代不断的更新,然后消费结束以后就扔掉。实际上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如果从单个企业来讲,它盈利赚钱是很好,但是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个企业可能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企业,那么我们要建立什么概念?我提了个概念叫适度消费。我们做为一个自然人,就100多斤,家有黄金万两,一日也吃三餐,今天在座的有没有一天吃10顿的,请举手?没有!一天吃十顿,要么消化系统有问题,要么脑子坏掉了,对吧?只有这两种可能;家有良田万顷,一个晚上也睡一张床,有没有睡10张床的?大家看看有没有?也没有,我想睡10张床,要么小孩子多动症,要么到上海皖平南路600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去看一看。所以也就是说从自然人来讲,对社会物质资源的消耗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再反过来人的两重性,如果从社会人的角度来讲,那就不得了了,我有一套房子,还要有两套房子,有了房子,还要有汽车,有了汽车,还要有游艇,最好全世界的房子都归我,对吧?这就是人的社会性。这不仅会导致社会财富的不公平,也会导致社会占有物质资源的不公平。

  所以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相比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讲,我年轻的时候到处买纪念品,后来搬了几次家以后发现买的时候冲动,回到家里不动,也说明那些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说我们要建立起适度消费的概念。

  最后一个概念,工业文明是大量废弃,生产消费结束就扔了,鼓励大家扔了。我们生态文明是要资源循环利用,这就是我今天讲的一个核心:资源要循环利用。

  如果循环利用,我们延长资源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时间,既不破坏环境,又保护资源,这种生产方式就非常好。

  所以我们把垃圾分类的问题提高到生态文明的高度,使我们中国人提出来的生态文明比西方的工业文明要高一档次。所以垃圾分类是我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系统改革才能够导致的结果。所以我们想这不是我们个人的小问题了,是国家的大事情。

  也正因为这个事情这么难,所以我们在推动国家要进行强制分类。2016年的12月21日,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把垃圾分类、房价和社保等作为关系到民生的六大问题来提出,2017年国办就发文。上海在2019年7月1日就根据立法先行的原则,进行强制的垃圾分类。

  我们前期帮助做了大量的政策的准备,但是实施下来大家发现了没有?老百姓吐槽,大家看一看,这是当时老百姓被垃圾分类的问题逼疯了,他们就编了一个歌,说你的分类标准到底是怎么定的?要让我们这么难分,所以大家看,因为垃圾分类跟每个人都有关,所以政策处理过程当中就非常重要了。这样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是反映我们上海去年7月1日开始的垃圾分类工作当中的一个问题。那么当然除了分类的标准以外,还有撤桶的问题,还有破袋的问题,还有定时定点投放的问题,还有罚款的问题,还有政府是不是全程分类的问题,这些都是每个老百姓关注的。

  猪能吃的叫湿垃圾,猪不能吃的叫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叫有害垃圾,卖了能买猪肉吃的叫做可回收垃圾,很形象,所以说这是标准的问题;

  上海有大量的年轻上班族,我要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这个时间我在上班,我没办法投怎么办?大家提出来,所以有些年轻人想了办法,干脆我的垃圾请人代扔,我给你钱,对吧?这就是代扔垃圾;另外上海的人上班的时候,白领多,男同胞西装革履,女同胞喷了香水,拎着垃圾去倒,督导员告诉说你必须把湿垃圾破袋,好一破袋,大家调侃我们都变成有味道的女人了;更有甚者说罚款,我们和快递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了,对吧?要罚款200元,还不如叫个快递送到昆山去扔更简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在工作过程当中碰到的,我们把这些问题通过媒体、政府、学界几方面来沟通,我们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上海垃圾分类一年下来效果怎么样?我想用数字来说话。第一,原来的垃圾分类率是15%,到2020年7月1日为止是90%,说明我们老百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能响应国家的号召;第二实际的效果如何呢?我们从垃圾的角度看实际的效果如何,我们叫“三增一减”。三增,就是湿垃圾增加了,有害垃圾增加了,可回收物增加了;一减是减什么?原来要送去焚烧和填埋的干垃圾减少了。说明一年来的垃圾分类还是取得非常好的成效。

  最近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委托我做一年以来垃圾分类的立法评估,我们会对上海的垃圾分类一年做系统的检查。那么北京已经在推行了,我相信北京可能会比上海会做的更好。

  从我们国家来讲,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每年会产生2亿多吨的垃圾,这个量非常大,所以说如果中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了,全世界的循环经济工作就做好了三分之一。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设立了“全球循环经济奖”,专门奖励这方面的企业及专家,很荣幸2019年,我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入围者并获得他的领导力奖。不是说我个人有多少能力和水平,最关键是什么?是中国占的全球的比重大,这是第一个;第二,中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和城市矿产工作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在座各位的贡献。

  大家说你讲了那么多垃圾分类,到底怎么分,我们很困惑。我想告诉大家两句话,第一句叫做“来自大地,回到大地”。什么意思?我们的瓜果蔬菜、粮食从土地上长出来,到了城里给我们食用,消费结束以后变成餐厨垃圾,变成有机废弃物。这些有机废弃物,通过厌氧耗氧的技术做成肥料,重新回到大地进行碳平衡,这就是一个自然有机的过程。

  第二句叫做“来自产品,要回到产品”。石油聚合物做成的快递发泡箱,我们按照物质不灭定律,可以把它做成漂亮的镜框相框,继续为大家服务;喝完的可乐瓶,我们把它做成这环保袋,大家购物的时候,让它继续发挥作用;报废的旧汽车,我们把里面的铜铝铁塑料回收,再利用后可能变成新汽车,这些就是来自产品,围绕产品,我们延长资源为人类服务的时间,不再去地下挖矿,我们去挖掘城市矿产。

  从这个角度思考,假如再有人问你垃圾分类这么难,怎么回答?听过杜老师的演讲,就很简单了,“来自大地的,回到大地;来自产品的,回到产品”,就是干湿分开,现阶段就这么简单,大家能不能做到?谢谢大家。

附件下载: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