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城市治理之策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27 17:20:14

  DeepSeek将为城市治理和产业升级提供全新解题思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城市治理”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人工智能提供全新解题思路

  “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治理就越要精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夏泳认为:DeepSeek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将改写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格局,并将为新重庆开展超大城市治理和产业升级提供全新的解题思路。

  “DeepSeek的算法突破不但大幅提升算力效率,降低算力使用门槛,而且拥有更强的推理能力。”夏泳说,这样的“性价比”提升将极大降低AI应用创新门槛,更好地为千行百业、千家万户赋能,让“普惠AI”渐渐成为可能。

  在夏泳看来,“数字重庆”建设已进入运用AI为其赋能的2.0时代,重庆移动以强大的算力为AI运行提供保障。“我们将深度参与重庆市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夏泳说,接下来将立足一批重点领域谋划打造具备智能感知、预测预警、智能生成、智能互动、研判决策、分类分拨、审核评估、智能推荐八大能力的超大城市治理大模型。

  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把“金点子”转化为“金果子”

  “城市治理必须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军萍说,要广泛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人们的“金点子”转化为“金果子”,使每个主体的利益得到关照。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也有着同样的看法。

  “建议建立商户、居民、政府共商机制,平衡招牌的管理规范与特色。”郁瑞芬说,一些城市的街头巷尾烟火气还不够浓郁,部分商业设施的布局不够合理,消费活力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郁瑞芬注意到,许多街道统一了背景色调与招牌,显得有些死板。她建议,允许商户在安全规范前提下自主设计,保留城市烟火气,“各个品牌和店铺都有自己的调性,应该让它鲜活起来”。她举例说,北京、上海已试点“一街一景”政策,街区立足自身特色与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商业氛围显著提升。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制作人刘洪悦看来,市民既是诉求的提出者,也是推动城市管理的参与者。在北京,“接诉即办”工作像一根“绣花针”,穿起民生“万根线”,撬动了一场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伴随着一件件诉求的解决,北京的环境越来越好。

  随着12345热线的知晓度提升,诉求量的上升对城市治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刘洪悦建议,根据诉求的急难愁盼等级,实施分级处理,“就像分级诊疗制度一样,通过对诉求的分类分级处置,提高响应效率,更好满足市民需求”。她还建议在派单环节借助科技手段,优化响应流程,提高诉求办理效率。

  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为切实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副会长伍爱群提出建议:坚决维护超大特大城市公共安全。从源头上加强风险防控,构建从排查、发现到化解的工作闭环,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做好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强化协同配合。

  调整完善超大特大城市人口管理政策。加快补足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加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投入,提高超大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建立人口增长与设施建设挂钩机制。

  进一步提高超大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和社会自治等手段,协同多元城市治理主体,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加强精细化治理。明确精细化治理重点,持续提高精细化治理能力。

  加强超大特大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应用。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夯实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算法和模型有机结合,加快建立城市数字底座。健全制度规范保障体系,拓展城市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