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业务动态

城市自然与市民共赢行动:2024粤港澳大湾区“蜜源植物在哪里”公民科学活动中期总结在深圳举办

日期:2024-12-18 14:54:05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近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蜜源植物在哪里”公民科学活动中期总结暨“城市自然与市民共赢行动”主题活动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指导,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联合红树林基金会(MCF)、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和公园之友主办。专家学者以及关注城市自然的行业人士、志愿者和市民等共计约5000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共建生物多样性包容性城市:公众科学助力生态保护

图片8.png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明确提出,应建设生物多样性包容性(Biodiversity Inclusiveness)城市,而城市植物景观的系统稳定性、观赏价值及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护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蜜源植物在哪里”公民科学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多地市民的广泛参与。此外,上海也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于7月1日起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蜜源植物在哪里”(上海站)公民科学活动。通过“随时、随地、随手拍”的调查方式,公众共同记录城市绿地中蜜粉源植物和访花昆虫,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基础信息,为各城市的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多方参与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2024“蜜源植物在哪里”公民科学活动中期总结

  活动伊始,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程纹和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程文达对近半年的调查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截至目前,共有来自深圳、香港、广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上海等5个地区的584名市民参与,收集了11250条关于城市绿地中植物与传粉者互动的数据。其中深圳地区共确认了426种蜜粉源植物、255种访花动物和3237次访花记录,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随后,活动为52名专项志愿者颁发了资格证书,以表彰他们为“蜜源植物在哪里”公民科学活动所作的贡献。同时,为激励更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特别设立了“最佳摄影奖”“最佳行动奖”及“最佳发现奖”,通过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发市民的生态保护热情,共同为守护城市自然贡献力量。

图片9.png

  学术交流:聚焦城市生态与多方共赢

  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公民科学领域权威机构的专家受邀发表报告,围绕“城市自然与居民共赢行动”主题分享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报告内容涵盖从城市传粉昆虫保护到生态跳岛的创新实践,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城市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多样化探索。

图片10.png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与公民科学(北京)团队项目助理崔婧沄作了题为“城市里花与虫的爱恨纠葛”的报告,深入分享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所实施的“北京城市传粉网络调查与保护项目”的经验做法与成果。上海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郭陶然作了题为“上海地区传粉昆虫监测及其栖息地恢复”的报告,介绍了上海地区常见传粉昆虫监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香港凤园蝴蝶保育区高级项目经理赵玉莲以“香港凤园蝴蝶保育区——‘点、线、面’建立蝴蝶城市”为题,结合香港凤园蝴蝶保育区的成功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建立生态蝴蝶园和生态跳岛等方式,实现城市生态保育与环境教育的双重目标。公园之友秘书长李毓青以“公众科学的发展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公园之友近年来在公民科学领域的几个生动实践案例。

  报告以现场与网络直播同步进行。随后,特邀专家和志愿者代表围绕“推动生物多样性包容性城市建设——共识与合作”主题展开沙龙讨论,为未来的城市生态保护合作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实践方向。

  此次活动全面总结了“蜜源植物在哪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充分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公众科学与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潜力。展望未来,“蜜源植物在哪里”公民科学活动将继续凝聚各界力量,积极推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擘画万物并育、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中国画卷。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