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各地城管

巩固深化“强转树” 不负一身“城管蓝”——市城管局高质量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宿迁市)

日期:2023-12-27 17:56:19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2023年以来,市城管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部署要求,以深入推进城市治理“1+5+X”标准体系构建为抓手,以服务提升为主题,持之以恒强化作风效能建设,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高质量服务助推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强基础坚定不移

  “细枝末节”折射“服务温度”

  走进宿豫区西楚大道西侧的“街坊公舍”,映入眼帘的是挂在灰色大理石墙面上的电子大屏,辖区各公厕的温湿度、用电、用水等信息正在大屏上实时更新。

  “别看这个公舍不大,但能在关键时刻为部分需要帮助的市民提供必要服务。”该“街坊公舍”的管理员朱秀平说。

  据了解,该“街坊公舍”配备了无线网、手机充电器、饮用水、急救箱、微波炉、共享轮椅等综合便民设备,并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外卖骑手、出租车司机和环卫工人是这里的常客。“以前天冷的时候,出来干活都要带足热水,喝完后只能回家加水或者向街边门市的商户要一些热水,而且有时候忙得都顾不上吃饭,等空闲时饭菜又凉了,只能凑合着吃。”外卖骑手张小虎说,“现在有了‘街坊公舍’,随时都能够喝口热水、吃口热饭、给手机充电,满满的幸福感。”

  张小虎口中的“街坊公舍”正是2023年宿迁以提升人民城市驿站服务为抓手,建设的集用餐、饮水、充电、休憩等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城市驿站。目前,“街坊公舍”已先后为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及市民等提供手机充电服务1.2万余次,加热餐饭1900余次,借用轮椅40余次,提供饮用水1300桶、防暑用品135盒等。

  细微之处见真章,城市管理更是如此。提升人民城市驿站服务仅仅是宿迁明确服务提升事项的其中一环。从提升地图服务,到提升“家门口”环境服务;从提升停车管理服务到提升智慧便民服务,细数2023年以来宿迁在服务提升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个“细枝末节”都可圈可点。

  转作风久久为功

  “规范文明”彰显使命担当

  “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作为商户,我们有着切身感受。”近日,宿城区一名商户向市城管局反映店铺门前有垃圾,影响正常营业,诉求很快得到回复并处理,“这让我感受到城市执法队伍优良的工作作风。”

  城管执法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城管执法队伍是展示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城管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是重要评判标准,群众的肯定,既是对城管工作的肯定,更是无声的鞭策。

  2023年以来,市城管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落实各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围绕“六个一”目标,聚焦“五大任务”,瞄准“四个明显提升”,以构建城市治理“1+5+X”标准体系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以整治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以提升促长效,宿迁全市城管领域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和队伍形象得到整体提升。

  与此同步,在规范执法行为方面,市城管局围绕执法机构、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执法保障等内容,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整改突出问题为主线,以健全体制机制为导向,狠抓执法人员行为规范、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正是这诸多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日益积淀起城市管理的“宿迁经验”,成为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举措。

  树形象初心不改

  “城管之蓝”绘就“城市百景”

  “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图景,‘城管之蓝’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底色。”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二级巡视员尤文胜说。市城管局有信心、有决心,把为民好事办实,把为民实事办好。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市城管局始终坚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在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开展主题活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个方面持续攻坚,齐抓共管“树形象”。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方面,在广泛宣传《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正式印发《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宿迁市区实施范围的通告》,在江苏省率先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明确省条例市区实施范围。同时,宿迁已废止与该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一致、不衔接、不配套的规范性文件2个。

  据统计,相关活动开展以来,宿迁先后选树先进个人24人,先进集体16个,有效激励引导宿迁市城管系统干部职工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以“党建+综合执法服务进小区”为依托,大力推进“一站式”服务,在城区建设综合执法进社区工作站156个,898个小区实现全覆盖,安排专人进站服务,全面建立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将矛盾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全力以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