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精品城管工作室”实现 307个村居全覆盖
日期:2021-06-28 09:48:57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噪音扰民,沿街商铺未按防疫要求隔离私自开张……居民生活中的小事,在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的“阿巍城管工作室”负责人苏泽巍看来,都是大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上海青浦区城管执法部门推进重心下移,开展城管执法参与社区治理,充分调动城市居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城管执法工作的质量水平。
以“阿巍城管工作室”为代表的执法模式,自2015年起,已经经历过三轮迭代。
2015年起,根据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关于城管社区工作室的建设要求,青浦区城管执法局在全区面上统筹布局,定节点、定标准、定目标,各街镇城管中队结合辖区特点,定地点、定人员、定时间,开始了对城管工作室的探索之路。
到2016年年底,完成全区30%的社区工作室覆盖量。2017年,在明确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全区共建成社区城管工作室304个,基本实现全覆盖。2018年,面对村委、居委改制、合并、新增等情况,再度对工作室入驻进行了细化调整,完成了全区307个村居的城管工作室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2019,在完成城管社区工作室规范化、全覆盖建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街镇地域特色和工作特点,打造了百家“特色城管工作室”。期间涌现出一批如“阿巍工作室”、“翠花工作室”为民服务先进典型,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城管进社区的专业人才队员也不断快速成长,城管工作室得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2020年起,青浦区城管执法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方式,为助力“美丽家园”和“幸福社区”建设,以抓重点、破难点、显亮点为目标,打造了12家高标准、干实事、有影响的“精品城管工作室”,起到带头示范和面上引领作用。
在此基础上,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进一步加强为民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021年青浦启动了新一批12家“精品城管工作室”创建行动,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性的城管品牌工作,向建党百年献礼。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通过精品工作室队员加入社区村居委的微信群等方式,不断拓宽沟通渠道、拓展参与方式,提升居民群众对城管以及工作室的知晓率,提高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实现新问题不断减少,老问题逐步解决。
居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在近几年的城管执法社会满意度测评中,青浦城管排名都位于全市前列。
精品工作室通过定点宣讲、走访宣传、线上普法等形式,在社区、商圈、园区等点位,开展了“7·15城管公众开放日”、“点亮居民微心愿·为民服务零距离”、“垃圾分类齐参与·城市生活新时尚”、“与法携手同行·共创美丽家园”、“普法服务共建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活动,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征询居民群众意见建议,让更多群众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法治理念。
其中,“阿巍城管工作室”通过加强与居委会、物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建联学,切实服务解决居民关切问题,使小区环境和管理大幅度提升;盈浦街道“芳华城管工作室”打通处置环节、细化工作流程,确保投诉处置规范快速。
练塘镇“银杏树城管工作室”创新工作方式,坚持“服务为民,方便于民”,塑造城管“工匠”精神,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位于华新镇商圈内的“荟新城管工作室”,开展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留言互动等方式,收集群众的诉求、评价和建议。
以新城一站大居系统为载体的赵巷镇“小侠之家城管工作室”,以“一网统管”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的城市运行,实施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综合管理。这些亮点纷呈的工作室,共同构成了青浦“精品城管工作室”的特色品牌。
据统计,2020年以来,青浦区城管工作室共受理并解决3700余件居民投诉和反映问题,助力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发挥城管工作室受理居民投诉作用,显著降低了全区热线投诉量。
2018、2019、2020年,全区城管条线共受理热线工单4835件、4442件、3585件,19、20年同比下降8.1%和19.3%。
记者获悉,上海青浦通过精品工作室的不断参与,推动社区治理的方式由“运动式”、“突击式”执法,逐渐过渡为长效化、经常化管理,对社区治理的规范性和长期性效果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城管部门与“三驾马车”等其他治理主体协商共建,优化了社区的服务内容,切实解决社区内部分热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城市管理的机制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