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媒体宣传

“吞”垃圾“吐”现金 深圳试点“互联网+智能回收”垃圾分类

日期:2023-07-31 10:58:17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居民正在操作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

  深圳试点开展“互联网+智能回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明达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业宏

  投入垃圾就可以吐出“钱”?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圳福田区日前引进平台企业“爱回收·爱分类”,率先在全市试点开展“互联网+智能回收”模式,在街道和小区里投放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这种全新的“废品回收站”一经投用就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运行半个多月以来,全区试点安装的19台设备投递人数近9000人次,单台机器日均垃圾回收量50公斤,有效助力了福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自动称重当场返现

  作为试点小区,福田区在莲花一村小区共部署了6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基本能覆盖小区内50栋楼的2100多户居民。7月25日,记者来到莲花一村实地体验这款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

  只见这台机器“身穿”黄色外衣,外形类似快递柜,整个机器占地约1.2平方米,顶部设有风控摄像头,左侧是垃圾投递口,下方标注着可投放的物品图案,右侧设有一个电子操作显示屏。

  记者掏出手机,对准屏幕上的二维码扫了扫,回收机仓门自动开启。待记者将塑料瓶投递进箱后,屏幕上弹出一行字:本次投递0.23千克,结算金额0.18元。点击“投递结束”按键后,箱门关闭,收益到账。据了解,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统一回收价格为0.8元/公斤,满10元就能提现到微信零钱。

  对于这种回收模式,小区居民尹奶奶十分满意,她说:“原先小区没有这个设备,我们要把废纸箱、塑料瓶攒起来,等着收废品的上门。现在,我们想卖废品了随时可以卖,而且这个设备操作也很简单方便。”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它全天24小时开放,市民无需将可回收物细分,统一投放可以提升体验感。”福田区华富街道负责人丁镔表示,运营半个月以来,不仅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更高了,而且从源头上实现了小区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投放后的可回收垃圾怎么处理?据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相关负责人王学文介绍,当回收机接近满仓状态,后台系统自动调度派单清运,所有可回收物都会被统一运送到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在那里,我们会将可回收物细分成80多个不同品类,进行再加工和无害化处理,最终‘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去年1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提升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信息化水平,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支持废旧物资网络回收平台发展。“通过把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里分离出来,可以实现1/3以上的垃圾减量,让再生资源物尽其用,减少碳排放量。”王学文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运输途中,可回收物包裹上还附有唯一识别的二维码,每次装车、卸货都会称重扫码,支持可回收物从源头到销售环节的全流程追溯。此外,居民投递可回收物时,除了可积分到自己的账户,还可选择捐赠至小区“一分贝计划”公共账户,用于在小区里添置再生公共设施。

  半个月近九千人次投放

  王学文介绍,与传统的垃圾回收模式不同,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实现了可回收垃圾分类前端定点投放有源可溯、后端数据分析有据可依。“可回收物分类有钱赚,居民分类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此外,回收机融入社区生活,还能帮助政府实现垃圾减量,减轻垃圾清运处理压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我们首期选取了1个城中村(田面村)和2个小区(莲花一村、侨香村)作为推广试点,共铺设了19台智能回收机。”福田区城市管理综合事务中心副主任刘克宁告诉记者,希望通过逐步打造垃圾分类“互联网+智能回收”新模式,激发居民分类投放热情,提升分类投放体验,助力福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后台数据显示,自7月10日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布设至今,运行半个月来,全区试点安装的19台设备投递人数近9000人次,单台机器日均垃圾回收量50公斤。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