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媒体宣传

垃圾分类深圳这些年做了什么

日期:2019-07-12 09:43:00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垃圾分类,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垃圾分类工作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深圳,作为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一线城市,“垃圾围城”成为威胁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垃圾分类工作刻不容缓。严峻形势下,作为全国首批8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深圳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得如何?有哪些难题待解?为此,南方日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深圳垃圾分类进行时》进行解答。

  敬请垂注。

  7月1日,上海迎来“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新规”。随后,在国内掀起一场有关“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大拷问。上海之外,在1400多公里外的深圳,事实上早在2013年7月1日就挂牌成立了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管理专职机构——深圳市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并自2015年8月1日起,开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深圳正走出一条怎样的垃圾分类之路?

  1、“市区街”三级发力建垃圾分类标准体系

  资料显示,作为全国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城市之一,深圳是典型的经济大市、人口大市和环境容量小市,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超过2000万人口,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超过2万吨。更加严峻的是,据深圳市人大代表朱秀兰提交的调研报告显示,未来3年,随着人口的增长,预计垃圾量仍有5%的增长,给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垃圾焚烧厂消化有限,如何让垃圾量“减”下来,实现2020年完成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的目标?记者了解到,深圳正从市区街道三级发力,寻求破题之道。

  在市级层面统筹的顶层设计和机构保障上,早在2013年7月1日,深圳就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管理专职机构——深圳市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之后各区也相继成立垃圾分类管理机构,随着这些机构的成立和壮大,给深圳开展垃圾分类提供了稳固基础。

  2015年8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施行,深圳开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随后,相继出台国内首个垃圾分类专项规划、3个地方标准和7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活垃圾分类规范标准体系。

  为打通垃圾分类的全链条,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逐步推动建立覆盖全市的分流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培育分流分类体系的产业链。在前端分类环节,对废弃玻璃、金属、塑料、纸张和厨余垃圾、废旧家具、废旧织物、年花年桔、果蔬垃圾、绿化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这九大类垃圾进行分类。

  目前,深圳全市日均分流分类处理生活垃圾2700吨,通过专业化分流处理手段最大限度为末端焚烧与填埋“减负”。在收运环节,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构建网上平台,建立各区招标企业专项清运回收制度。在后端处理环节,推动各区处理设施落地,开展资源化利用。

  此外,深圳还建立起责任落实体系,压实区、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服务企业,餐饮企业,集贸市场,收运、处理企业六类机构的垃圾处理和分类收运责任,从制度上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层层落实。

  为了保障制度有效实施,深圳还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各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以及民生实事、治污保洁、生态文明考核,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全过程监管。

  2、全国首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

  “垃圾分类听起来好复杂”“扔一次垃圾好纠结,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说起生活垃圾分类,一些市民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此次上海推行的垃圾分类中,不少市民就被干垃圾和湿垃圾难倒。

  为了给民众提供一份简单易操作的垃圾分类指南,2017年6月3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了全国首份《深圳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央视《新闻周刊》评价,此举为垃圾分类带来破局之力。目前,《指引》已通过深圳各区各街道及时印制,发放入户,并在单元楼一层电梯口一并张贴。

  “其实,家庭生活垃圾看似种类很多,但主要产生的是玻金塑纸、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表示,有害垃圾、废旧家具、年花年桔、废旧织物这几类垃圾在家庭里特定的时间才会产生,因此做好前面三大类的垃圾分类,就实际完成了垃圾分类工作的90%。

  3、设置垃圾分类督导员定时现场督导

  很多参与者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在前端发动最困难,如何让社区民众能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一直是深圳垃圾分类工作的努力方向。

  如今,依托各基层街道发动、考核倒逼以及“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使深圳小区居民的参与率和准确率持续提升。

  所谓“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就是楼层不设垃圾桶,在楼下集中设置分类投放点。安排督导员每晚7至9时在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进行现场督导,引导居民参与分类、准确分类。目前,深圳全市已有805个住宅小区率先实现这一垃圾分类模式,与此同时,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也在加快设施配备和布点步伐,力争提前完成“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全覆盖。

  每晚7时到9时,深圳南山区“互联网+”垃圾分类督导系统—“E嘟在线”的打卡页面上,都会变成一片蓝色,每一个闪动的蓝色图标,就代表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上岗了。

  “每位督导员必须通过手机打卡,才能证明他完成工时,否则无效。”系统开发企业深圳源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有龙说。

  据了解,“E嘟在线”是南山区南头街道在全国首创的垃圾分类智慧督导系统平台,其不仅可以对督导员的工作状态进行在线督导,还能远程指导居民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并将督导工作进行数据化统计分析。(南方日报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SC01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