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媒体宣传

盐田“四个全覆盖”打造垃圾分类管理样本

日期:2021-10-09 09:28:49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1.jpg

截至目前,盐田区已配备618台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实现垃圾减量分类智能化收集“全区域覆盖”。受访单位供图

  夏日的盐田,市民的消费热情与气温一道上升。从人声鼎沸的壹海城到充满烟火气的“盐田海鲜街”,再到大梅沙海滨公园,保持城市干净整洁,垃圾随手分类,已成为了盐田居民的日常习惯。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早在多年前,盐田就已经开始了垃圾分类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构建了“四个全覆盖”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形成了可推广复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盐田模式。

  去年9月1日起,《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深圳垃圾分类正式进入强制分类时期。一年来,盐田下足“绣花功夫”,持续用力,抓紧抓实,久久为功,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截至今年8月底,盐田厨余垃圾分出率为22.08%,日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量为137.50吨,分流分类率达37.61%,超过深圳市绩效考核36%的满分标准。

  完善体系

  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于旅游资源丰富、人口流动性大的盐田而言,更是一场城市精细化管理大考。从市政部门到基层社区,盐田区各机关单位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综合治理、全社会普遍参与”理念,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

  在顶层设计上,盐田区成立了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挥部,加强对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解决制约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大问题和事项;同时,盐田还制定了《盐田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行动方案(2019—2021年)》,进一步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各级职责、年度目标、阶段步骤和实施办法。

  以高规格高位推进,压实各部门责任,体现了盐田区委、区政府做实做细垃圾分类工作的魄力和决心。

  “毕竟之前几十年都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现在要养成新习惯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盐田区城管局垃圾分类中心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推广垃圾分类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很多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困难肯定会有,就得想办法去克服。”

  指导居民准确分类投放,没分准的重新分,在垃圾箱房旁轮流值班……在盐田的大小社区里,志愿者们以身作则,帮助居民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也进一步激发了居民们的自觉性。截至今年6月底,盐田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47.4%

  垃圾分类进入新阶段,监督也要跟上。去年以来,盐田区进一步完善通报制度,每月对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并督促和指导各街道、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落实责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盐田还制定了区对街道考评细则,形成了分工明确、协调处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流程覆盖

  闭环管理提升垃圾分类效能

  点击登录、输入手机号或微信识别二维码进入、选择垃圾类别、进行投放……半山悦海小区是盐田垃圾分类的“优等生”,简单几步的操作,已经成了这里的居民每天打卡的事项之一。

  “垃圾分类做得好,主要靠的是‘技防+人防’。”小区工作人员道出了原因。原来,小区的垃圾桶都装有智能化垃圾分类管理设备,不仅拥有触摸显示屏操作,更能进行语音播报、自动称重、满桶提示。

  蓝郡西堤小区的“智慧垃圾桶”只是盐田区垃圾分类智慧管理的“入门”。笔者了解到,其背后的大数据后台管理平台能精准地记录社区居民每一次投放垃圾的重量、种类和时间等具体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自动转换为数据报表提供给运营管理方。运营管理方可通过数据报表直观地看到各区域内垃圾分类的周期减量率、居民参与率、用户注册率等详细信息,并根据不同的数据体现做出相应的方案调整,实现了对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管理。

  截至目前,盐田区已配备618台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实现了垃圾减量分类智能化收集“全区域覆盖”。

  然而,前段分类做得再好,中端收运过程中出现漏洞,垃圾分类可能就前功尽弃了。为了防止“前端分类,后端大杂烩”的局面出现,盐田区着眼于垃圾收运处理全流程管理,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

  目前,盐田已强制要求全区所有参与分类收运车辆安装GPS定位并纳入区过磅系统,收运的分类垃圾统一运至区循环基地,过磅登记后暂存在各自指定地点,通过初步分拣后,交由专业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避免回流至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在盐田区分类生活垃圾后端处理基地,各类垃圾分类设施静静躺在回收区,一件件家具正被拆解,捆绑放好等待回收。“我们每天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统一集中进行,包括餐厨垃圾油水分离、废旧家具拆解、绿化垃圾粉碎、低价可回收物分拣、小型化垃圾就地处理等。”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垃圾分类后端处理能力的建设,也是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一环。据介绍,目前盐田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其他垃圾由专用车辆运进深能环保盐田厂,在垃圾池内堆放发酵后,再由垃圾抓斗送入焚烧炉内燃烧。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进行热量回收,产生高热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将生产的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盐田区正在建设一座功能更齐全、工艺更先进,日处理量达200吨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环境园,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分类垃圾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效率。

  对症下药

  在细微之处下足“绣花功夫”

  海山道一号小区,位于盐田区海山路,有6栋楼,700余户居民。步行进入小区,只见社区内部环境幽静,干净整洁。

  很难想象,由于早期规划原因,小区内并没有供居民集中投放的垃圾箱房,只有分布在每个楼层的垃圾桶。由于没有进行分类处理,分布在各个楼层的垃圾桶时常爆满、污水流淌。

  推行垃圾分类,必须撤桶并点,该怎么操作?经验证明,还是要在细微处下功夫,从“精细化”里找答案。

  针对小区垃圾分类难题,海山街道联合城管等部门,会同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物业公司,一起探索破解策略。

  很快,经过多方的讨论,对策浮出水面——对于垃圾集中投放点,广泛听取民意,共在小区外围设置了两个垃圾分类点,每个点位的方位、设施都有所不同;此外,社区还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问题迎刃而解,楼道里不再臭气熏天,蚊虫苍蝇蟑螂老鼠也都随之减少了,小区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升。“如今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后,每天吃过晚饭散步,再顺手扔个垃圾,已经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行程。”社区居民刘女士告诉笔者。

  在盐田,这样的精细化治理始终贯穿于全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立督导员督导制度,以1∶1的比例聘用兼职督导员、10∶1的比例配备专职分类指导员,在每天早晚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时段进行督导;在深圳全市率先启动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试点工作,计划于年底在盐田区幼儿园和小学实现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全覆盖,以“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实现数据多系统对接,将管理平台与i深圳、盐田区碳币系统、第三方监管系统等对接,实现垃圾分类注册信息实名化、监管信息公开化、分类数据同步化……

  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发力“减源头”,到实现“再利用”……如今的盐田,垃圾分类装袋、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已是基本常识,垃圾分类这一“新风尚”已然成为“好习惯”。今年7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家组来盐调研垃圾分类工作,授予盐田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分类的深圳市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置全链条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深圳盐田示范区”。(南方日报2021年10月9日星期六第SC05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