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媒体宣传

城市管理硕果累累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龙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积极探索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方略的未来城市新范本

日期:2022-01-07 09:42:59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1.jpg

龙华大道路面宽敞、行车通畅,市容靓丽整洁。

  2017年1月,龙华区正式挂牌设立行政区。从“新区”升级为“行政区”,龙华走过了第一个完整的五年。徜徉龙华,游走观澜河畔,粉色木棉花海暗香浮动;车辆行驶在龙华大道,道路宽敞通畅,市容靓丽整洁。“路畅、街净、灯明;天蓝、地绿、水清”,龙华,这座宜居之城,正如花般在深圳中轴美丽绽放。这一步一景的美丽,正是龙华区城管人巧手描绘的绚丽华章。

  回望奋进历程,细数累累硕果,展望美好前景。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龙华城管人心怀光荣与梦想,肩负使命与责任,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的火热场景里,留下了无数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

  看变化

  城市颜值完美蝶变

  阳台山清、观澜水秀,三面环山、一水润城,随着龙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这座山水相融之城正展示其都市核心的独特魅力。建公园,造花城,一幅锦绣新龙华景象熠熠生辉;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一批城市新景观纷纷呈现——

  以精品项目塑造“城市名片”。充分挖掘“三面环山、一水润城”的独特生态禀赋,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大力开展龙华大道(梅林关-布龙路)等11个重点市容环境整治项目,已完成富士康周边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观澜高新园中心公园、世纪广场、龙华门户节点、大浪文化公园即将完工。目前,龙华环城绿道已贯通50公里,全区公园总数达158座,“山水相依似画廊,生态休闲人如织”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重点推进百姓身边的“小微绿地”建设。2021年,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统筹各街道办积极开展共建花园工作,在摸底调查、广泛征集、科学研判、洽谈资源的坚实基础上,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设方式,完成15个社区共建花园建设。荒芜闲置的边角地块摇身一变成为迷你社区花园,为市民增添了触手可得的绿色福利和丰富多彩的花漾生活,大幅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特色景观装点城市空间。精心打造节点小景小品,结合花境组团形式,在重要道路、节点设置“奋斗龙华”等13处造型独特、精致优美的景观雕塑;“沁瓷园”园景作品在深圳簕杜鹃花展中荣获“造园综合奖金奖”与“最佳传承奖”。庆祝建党百年之际,统筹开展“世界著名花城”建设项目,各色时花在龙华街头竞相绽放,火红灯笼高高挂起扮靓城市,龙华街区风情更加多姿多彩。

  以璀璨灯光点亮城市夜空。“龙华之钻”大和天桥成为“网红”打卡点,同时完成谭罗人行天桥等19座人行天桥LED灯具安装;优化汇德、汇隆等重点建筑景观灯设施,北站中心公园“光影公园”点亮璀璨夜龙华。

  试点推行“城市管家”模式。针对城中村治理后的长效管理问题,下沉资源力量,发挥科技赋能优势,开展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服务,率先在大浪街道浪口社区水围村、陶元社区元芬村和观湖街道元三村等推进试点。

  创新开展5G智慧公园建设。着眼高效管理和便民利民,在阳台山绿道、北站中心公园安装5G智能音柱、座椅及储物柜,北站中心公园建设导盲导览系统、网络广播中心等设施;世纪广场安装智慧化灯杆、智慧化屏幕等设施,大浪文化公园安装智能灯杆等设施,不断优化市民群众游园体验。

  看管理

  强化各项工作保障

  2021年,龙华被深圳赋予“都市核心区”的全新定位,地方综合实力大跃升,常住人口超三百万,进入集约发展、高效发展、品位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管理则迎来大考,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高密度城区特点和规律,契合“都市核心区”定位的城市管理新路子?

  事在人为,2021年3月,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品质提升攻坚行动誓师大会在北站中心公园开启,龙华区委区政府对城市品质提升攻坚行动提出了一条条清晰详实、切实可行的要求——“百日攻坚”,擦亮城市洁净底色;“半年焕新”,优化城市空间元素;“一年蝶变”,推进城区全域治理。

  接过“任务书”,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持人就是生产力,聚焦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的工作目标,定下服务至上、精益求精、内外兼修、全面加速队伍建设方针,着力打造政治、素质、业务、执行、作风“五强”队伍,激扬锐气、勇气、朝气、志气“四气”,全力攻坚城市品质提升,使城区更具舒适度、辨识度、美誉度,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

  着力打造干净之城,市容环境卫生不断改善。针对市容环境短板,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勇挑重担,敢向顽疾开刀,严格落实双“环境长”、红黄牌挂牌督办等制度,常态化开展社区市容环境测评,完善环卫企业考核办法,创新环卫工人打卡考勤制度等;高标准编制《龙华区环卫设施规划》,新建提升9座垃圾转运站、15座市政公厕,开展公厕“灭点行动”,联合行业监管单位对长期落后公厕进行全面整治。与此同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巡查机制,投入专职巡查员常态化进行市容环境巡查。

  着力打造文明之城,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动。龙华区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在全市首创垃圾分类“导师制”,组建6支共计400名“分类导师”队伍。打造以景田小区为代表的12个垃圾分类示范城中村,7个社区被评为“百优社区”。2021年7月份开始每半月对56个社区进行动态测评,目前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46%。在硬件设施上,全链条优化垃圾分类体系。在前端完成1511个分类投放点的密闭化和标准化改造提升,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检查标准形成“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双桶模式。中端大力建设全品类分拣中心,推行“互联网+上门收运”模式;强力推进分类垃圾专车专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并将装修垃圾试点经验推广至各街道。末端探索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工艺,推进厨余垃圾小型化处理设备应用。

  着力打造有序之城,城市空间整治全速推进。按照“以制度管人,定岗定责,责任到人”工作原则,全区综合执法队伍开展自查互查,积极落实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攻坚克难完成深圳北站、大浪时尚小镇违规户外广告拆除工作;重点整治“六乱一超”、非法户外广告、泥头车违法、不文明养犬、共享单车乱停放、扬尘污染等市容乱象,掀起了市容秩序大整治的热潮,2021年以来查处各类市容违法行为1587宗。深入开展道路市容环境大提升攻坚行动,以多上路、多走路、多看路、多美路为抓手,对全区主次干道市容环境突出问题进行攻坚治理,补齐短板、强化优势,城市道路环境品质迈上更高水平……

  看未来

  美丽新景指日可待

  今日的龙华,处处演绎只争朝夕的奋斗景象,处处奏响振奋人心的追梦乐章。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探索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方略的未来城市新范本”,区两会强调“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努力建设示范引领型未来城区”。

  2022年,“数字龙华、都市核心”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龙华城管事业发展开启了新征程。“城市管理事关城市形象、更事关民生幸福,必须锲而不舍、善作善成”,龙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给出的答案切合实际。

  立足实际、着眼“未来”,龙华区将围绕“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对标最好、争创一流,积极推动城市管理理念、方式、标准变革,努力实现市容环境“质”的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突出理念变革,全力打造“城市公园”。推动改变过去“绕城建绿”理念,树立新型“围绿建城”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坚持以公园、绿道等绿地为中心,增强“城”与“绿”联通性、互动性,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人、城、景”高度和谐统一。

  ——突出方式变革,全面推广“城市管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原则,采取“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协助”模式,将特定区域打包委托专业服务企业,统筹进行集约化运营管理。

  ——突出标准变革,整体实施“市容革命”。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区,从看得见的地方入手,坚持“小题大做”、精益求精,开展市容环境“细节革命”,努力擦亮城市底色,塑造崭新形象。(宝安日报2022年01月07日星期五D29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