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城管 > 媒体宣传

绿地帐篷撑起“诗与远方”

日期:2022-05-20 16:15:38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羊城晚报1.jpg

深圳湾公园流花山蓝雪花花海

羊城晚报2.jpg

遵守帐篷搭建指南,共享美好绿地

羊城晚报3.jpg

“轻餐饮”开进绿地

  一顶帐篷,一个野餐垫,摆上各色零食餐点饮料,有市民还把帐篷精心装饰,露营、拍美图两不误,在都市里也能享受浪漫的田园生活。五一假期,深圳公园总客流量达到228.8万人次。坐拥秀美海岸线的“大热门”深圳湾公园,五一期间人流量甚至达到20.6万人次。在“露营热”的席卷下,许多市民兴致满满地加入这场公园游玩“新时尚”。

  据悉,深圳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放公园帐篷区,并陆续启动一系列惠民“微服务”,包括免费借用草垫、引入轻餐饮、开通便民公交线等服务一应俱全。还同步出台了市民游客游玩准则,引导大家共同爱护环境。市民自发带走露营产生的垃圾,爱护公园草坪这片共同的绿色家园。

  公园管理输出“深圳经验”

  “蓝天白云青草地,很惬意,让我对深圳这座城市有了更强烈的幸福感。”一位在公园草坪席地而坐的市民告诉记者。

  出于完善公园服务功能,给市民打造优质的公园生活,创造宜居宜游的休憩空间,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响应市民诉求,对公园资源进行梳理,结合公园各项条件和市民游玩需求,在22个市、区属公园划定专门区域供市民游客搭设帐篷。据了解,深圳公园管理部门计划在原有的22个帐篷区基础上,将继续推出更多公园帐篷区,供市民在大自然里休憩享乐。

  去年年底,深圳公园率先开展帐篷区试点;位于莲花山公园的风筝广场,草坪宽阔,活动空间大;深圳湾公园的海风运动公园,在帐篷里就能看到日落和海岸线。首批22个帐篷区试点均在交通便利、设施齐备、风景有特色的优质区位。

  在划定帐篷区之前,市民在公园草坪上搭帐篷,出于环境保护和安全考虑,公园管理人员会上前劝离。如今,草坪帐篷区向市民开放,相应的引导措施也应同步到位。为协调好人流量和养护的关系,深圳公园部门提前谋划,设置了多项游客文明游玩的引导规定。这些措施对其他地区“露营热”都有借鉴意义。

  在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推出的“公园搭帐篷指南”里,要求帐篷不能全封闭,要能从外面观察到帐内情况。据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梁治宇介绍,此举是为方便巡防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或救助。

  “帐篷不能大于5平方米,不能高于1.5米,是一个普通的家用帐篷,像拉天幕似的那种帐篷,是不允许的。”梁治宇表示,帐篷区开放至今,公园管理部门收到了市民的反馈意见,有市民不理解为何不能搭天幕,事实上,由于天幕面积较大,挤占公共空间,且脚钉对草皮破坏较大,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不可以在公园内搭设。为了保护绿地,请市民多理解。

  开放帐篷区,也意味着对市民游客的守则进行细化解释,在“放”的同时做好维护管理。比如,公园或帐篷区内禁止使用任何明火煮食。吊床对树木的伤害较大,影响其生长,也是不能使用的。除了开设宠物专门活动区的公园外,公园目前禁止宠物入内,市民在公园露营时同样不允许携带宠物。

  “夜晚,把草地还给大自然。”梁治宇说,公园的露营时间仅限在公园开放时间内,不允许过夜。此外,随着天气渐热,蛇虫出没频繁,露营时需在公园划定的专门区域,勿靠近草丛深处,并做好防蚊虫措施。

  帐篷区属于公共区域,公园管理部门发出号召,请市民游客践行“垃圾不落地”,露营后记得随手打包带走自己的垃圾,或将垃圾投放至公园垃圾分类点,共同维护舒适、洁净的公园环境。

  各大社交媒体上,网民自发点赞深圳开放绿地的创举,分享户外活动的经验,在某社区APP中,关于深圳露营的笔记数量就超过2万条。公园绿地向市民开放,帐篷撑起的不仅是休憩的小地,更是政府服务市民、市民拥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体现。

  “千园之城”解锁更多公园玩法

  深圳依山傍海,自然条件优越,有着良好的户外活动氛围。高楼大厦之间,秀美公园星罗棋布。很多深圳人感叹,深圳的公园不仅景美、数量多,而且各类游玩设施越来越丰富,“深圳人的周末,不是在公园,就是在去公园的路上”。仅2021年,深圳就新建公园32个,全市公园总数增至1238个。

  今年年初,深圳公园 “上新” 引来市民好评如潮。划定公园帐篷区,实现公园预约停车,建成开放新书吧、新景区、新郊野径,持续打造小型游憩乐园等系列服务举措一次性推出,为大家解锁更多公园假期新玩法,带来丰富的游玩体验,都市里忙碌的人们有了返璞归真的“森林生活”。

  一张厚厚的草垫,见证着公园服务市民游客的贴心。在莲花山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门口立着两个标识有“草垫服务”的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70多个蒲团草垫,每个直径大约有半米。“这个垫子厚,比我自家的坐着还舒服。”过来归还草垫的杨阿姨说,她现在到公园玩,自己家里的地垫都不用带了。

  这项贴心的服务源自公园管理人员日常倾听游客意见,不断改进服务。“有一些大姐在附近跳舞,她们觉得坐在凳子上不是很舒服,这个草垫坐上去体验感挺好。她们平时过来会先拿一个草垫,走的时候归还,觉得非常方便。”莲花山公园副园长田丽华介绍说,莲花山的大草坪深受市民喜爱,很多人喜欢来莲花山野餐、露营,但有游客反映来玩的时候忘了带地垫,而且把地垫从家里带过来还挺麻烦的。为了最大程度满足市民的需求,借用草垫也不需要什么手续,更不用押金之类的,跟游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打个招呼就行。市民王女士为工作人员点赞说:“草垫隔潮,挺舒服,感觉挺不错,他们想得很周到。”

  考虑到市民出门游玩的多方面需求,除了开放帐篷区的绿地、免费借用的草垫外,公园里的“微服务”无处不在,市民游客快乐“打开”深圳公园的方式更多了。在公园户外智能健身房挥洒汗水、儿童畅玩小型游憩乐园、边游玩边品尝轻餐饮、体验5G智慧公园应用……这些新的游玩方式,都是深圳加快推进“复合型、生活型、生态型”公园建设取得的成果。

  构建“公园城市”便利生活

  为方便市民游客出游,缓解公共交通压力,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园管理中心联合深圳巴士集团在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和中心公园开通公园巴士,将站点设置在公园内,线路联通社区和商圈,将公园与城市深度融合,构建“公园城市”里的便利生活。

  逛公园是深圳人的重要休闲方式,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往往一家老小前往公园。游玩之余,餐饮问题如何解决?为了方便公园游客前往商场用餐、购物,经过调研市民需求并结合公园和周边实际情况,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园管理中心联合深圳巴士集团决定在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和中心公园开通公园巴士,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出游方案。

  深圳湾公园、大沙河生态长廊游客量大,深受市民喜爱,是大家跑步、运动、休闲的胜地。为了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在已有自动售卖机的基础上,公园在沿线新增了一批直饮水点,以满足市民游客运动、休闲的饮水需求。后续将进一步拓展直饮水点位。

  “轻餐饮”开进公园,公园游玩有了餐饮。造型别致的绿色餐车出现在深圳湾公园、莲花山公园和园博园,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在逛公园之时,也能方便购买到一些美食。公园管理中心在市属公园开创了公园轻餐饮新型服务项目,同时增设智能果汁机、自动售卖机等智慧化服务设施,满足市民需求。

  据了解,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了大型品牌连锁餐饮企业,首次引入移动餐车进公园,填补了公园餐饮服务空白。目前已在市属公园建有5个轻餐饮服务示范点,分别位于深圳湾公园海风运动广场、中湾阅海广场(地铁9号线深圳湾公园站C出口),莲花山公园椰风林、风筝广场,以及园博园南门门区。餐饮点按公园和市场规范要求设置有消费价目牌、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等。

  此外,在公园绿道里漫步,动动手指就可以查询周边的服务设施。市民通过微信小程序里搜索“深i绿道”,或进入“美丽深圳”微信服务号点击左下角“深i绿道”微信小程序,小程序以手绘地图展示绿道信息,同时可选择游玩路线,也可以享受到绿道沿线动植物科普、设施查询及语音导览等服务。

  据深圳市绿化管理处副处长黄毅介绍,“深i绿道”微信小程序深挖用户体验,通过构建以移动端为主的智慧化绿道服务体系,发挥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依托强大的传播与服务窗口,展示深圳绿道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的无差异服务。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