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分出率全市第二!盐田区落实宣传显成效
日期:2022-07-18 10:11:18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日前,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深圳市2022年二季度垃圾分类评估情况,6月份盐田区厨余垃圾分出率达24.10%,位居全市第二名。盐田区厨余垃圾分出率数据亮眼,离不开盐田区以“真”字为本多措并举落实垃圾分类工作。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是垃圾分类的理论前提和制度保证,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则担当了垃圾分类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盐田区从源头抓起,发挥基层自治自理能力,组建以党员为首、志愿者为辅的宣传队伍,常态化开展入门入户宣传、社区微课堂、社区摆台宣教等活动,要求垃圾分类宣传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此外,全区铺设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和配套智能化监管系统,坚持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实现“三定一督”(定点、定时、定人督导),督促居民厨余垃圾“破袋投放”,进一步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要求各个街道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夜间巡查等工作,推进垃圾分类做深做细做实。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管理,垃圾分类工作缺乏上下监管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长久。因此,盐田区不断加强行业联动机制,推动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管辖区必须管垃圾分类”要求,组织联合执法力量,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不定期开展重点行业(场所)垃圾分类专项检查,按照“双随机”方式在辖区范围抽查商超、农批市场、医院疗机构和星级酒店等垃圾分类十二类场所,通过现场查看分类设施设置、日常管理、宣传引导、源头减量、台账记录和分类实效等情况,对垃圾不符合分类标准、垃圾收集容器不整洁的企业单位,采取“一次教育、二次警告、三次拒收并罚款”的措施,通过软性劝导和刚性约束并重,进一步落实“不分类不收运”制度,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各类场所生活垃圾应分尽分。
垃圾分类工作要想做得好,用数据来“思考”,科学决策少不了。盐田区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数治”实践之路,通过搭建"一网统管"平台,以物联网、5G、AI、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采集到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后端处理垃圾分类全链条完备数据,实现对垃圾分类全过程的闭环监管,推进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
此外,紧盯垃圾中转站数据,严格监管各类生活垃圾分出纯净度,要求各垃圾中转站严格落实垃圾日产日清,做到垃圾不积压、不延误,积极做好垃圾压缩和转运工作,减少垃圾在中转站内的滞留时间。同时杜绝中转途中垃圾清运车辆出现垃圾或污水抛洒滴漏现象,达到快装快运,安全、高效地完成转运工作。
接下来,盐田区将继续围绕减量化是根本、资源化是途径、无害化为补充这一思路,做细宣传、做好指导、做实处罚,助推垃圾“真”分类,源头“真”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