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2-03-08 16:54:23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环境卫生治理能力持续提升。龙华、光明能源生态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712座公厕升级改造,全市累计升级改造公厕3000余座,100座小型公厕全面运营。做好全市生活垃圾处理统筹调配,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全量焚烧,确保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深化环卫指数测评机制,推动全市环境卫生品质现场考察和居民满意度双双大幅提升。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市5745个住宅区全部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回收利用率达45.5%,位居全国前列,得到住建部高度肯定。

  (二)园林绿化精细管理全面加强。强化城市绿色资源保护,对全市城市树木开展全面普查,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占用城市绿地和砍伐、迁移树木操作指引,从严监管。大力推进复合型、生活型、生态型公园建设,全市新增公园32个,全市公园总数达1238个,在公园广泛推广书吧、轻餐饮、AED急救设备、帐篷区等便民设施,举办公园文化季活动超400场。持续提升市民绿色福利,种植树木10万余株,新增立体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绿道60公里,新建郊野径260公里,打造了120个家门口社区共建花园,市民群众可享受的高品质绿意空间越来越多。

  (三)市容环境综合提升更具特色。组织开展春节前“百日整治行动”和“背街小巷”专项整治,不断补齐市容环境短板。启动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街区建设,巩固城中村综合治理成果。确立“一区三轴三湾五核”的城市照明形态结构,在全国首创划定城市暗夜保护区。开展光影艺术季活动和重点商圈灯光营造,促进城市夜间经济。加强街道综合执法管理,全面推行“职责法定化、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手段智能化、参与社会化”建设,持续组织开展全市统一执法行动,推动综合执法改革“放得下、接得住、做得好、有监督”。特别是,“七一”期间,组织在全市500多条城市道路悬挂近11万面五星红旗,在各大公园布置百年庆典标志,“中国红”成为城市最美主题色,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庄重祥和、喜庆热烈的良好氛围。

  (四)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全局系统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局党组召开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34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认真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系列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巡回指导组专门2次到我局开展调研指导、给予高度评价。大力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我局被评为模范机关创建先进单位。创新开展“破难题、开新局”攻坚行动,以揭榜挂帅形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建功立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局系统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实主体责任。

  二、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的重要论述,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绣花功夫营造市容环境,以创新思维提高治理能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建设国际一流公园城市,为深圳“双区”建设、“双改”示范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落地落实提供优质市容环境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实施“全周期管理”计划,推进城市管理体系现代化。围绕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要求,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整体思维,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城市管理新发展格局,推动城市管理手段、模式、理念现代化转型升级。

  1.建立科学规划体系。对标一流、立足长远,围绕“发展”和“空间”两个维度,加强城市管理全局性、整体性规划,统筹各行业战略性布局,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管理发展。完成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照明、市容管理、智慧城管等领域各项规划的梳理,提出近期、中期、长期规划编制目标,对接全市规划修订城市管理“十四五”规划,统筹指导各区、各行业部门开展各类规划编制,持续补齐规划短板,加快建立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体系。

  2.突出重大项目牵引。围绕城市管理规划,科学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强化重大项目的统筹推进和市区协同,通过一批高质量项目的立项实施,做大城市管理“增量”,推动规划目标实现。2022年,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建立城市管理项目库清单。全面加强局系统工程建设统筹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机制,提升局系统项目建设全过程科学管理水平,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

  3.强化运行维护监管。加强全局系统全领域、全行业日常运行维护监管,定期开展行业运行维护的综合评估,做优城市管理“存量”,确保城市管理运行规范有序、服务优良。组织编制城市管理运行维护管养制度、规范、标准,建立城市管理全领域运行维护管养标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管养维护市场监管,制定出台各行业合同示范文本,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强化全行业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4.优化完善考核机制。按照科学考核、简洁考核、廉洁考核要求,做好全市城市管理考核工作。持续开展街道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指导各区落实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研究制定涵盖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照明、市容秩序相关内容的市容环境综合测评指标体系,推动环卫指数测评向市容环境指数测评转变,提升城市环境整体水平。探索实施市容环境治理评价新机制,用科学的考核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推动城市管理发展。

  5.加大信息技术赋能。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整合数据资源,拓展应用范围,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城管各领域业务与数字化融合,推动行业全要素数字化,倒逼城管领域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

  (二)实施“最干净城市”计划,营造洁净、文明的城市环境。以我市创建“无废城市”为契机,全面加强生活垃圾全链条治理,让最干净成为深圳城市的显著标志,成为市民能够享受到的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6.持续增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力推动龙华、光明能源生态园等建设,高标准完成平湖二期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加快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300吨/日。推进全市22座已封场简易填埋场整治,完成下坪场安全隐患治理抢险救灾工程,开工建设卫生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启动《清水河环境园详细规划》修编,推动转型发展。

  7.做细做实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持续扩大“蒲公英计划”社会影响力,深入实施“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将垃圾分类工作全面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居民参与率不断提高。进一步规范前端分类设施建设管理,使密闭化标准桶配置率达100%;提高家庭厨余垃圾分类水平,分类后资源化利用率100%。建立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计量收费机制,引导厨余垃圾源头减量。积极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加快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提升投放、收运、处理各环节精细监管水平。

  8.加快推动环卫作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多功能环卫作业车,推行洗吸扫一体化作业;在CBD商业区全面推行机械化,逐步实现“无扫把作业”;在城中村普遍推行小型环卫机械设备;积极推动垃圾转运勾臂车清洁能源替代(LNG)。指导各区建设一批地埋式转运设施,推广应用静音压缩和除臭设备,破解垃圾转运噪音和臭气难题。完善环卫培训标准体系,对环卫工人和管理人员开展分层次、常态化培训督导,打造专业产业工人队伍。

  9.全面提升环卫行业监管水平。构建覆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全口径、全过程、全链条”大环卫监管体系。推进环卫智能化监管的规划建设和前沿技术的拓展应用,实现全环卫的数据采集、监测预警、研判评估、应急调度,确保全市生活垃圾科学规范、安全环保处置。督促全市各级环卫管理部门严格执行招标范本和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环卫服务市场。

  10.持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启动公厕管理办法修订,为深化“厕所革命”提供保障,2022年提升改造公厕300座以上。完善全市公厕数据库,上线运营公厕地图,实现“一键找厕所”,让市民如厕更便捷。制定小型公共洗手间运维管理相关标准规范,纳入公厕环境指数测评范围,确保“放得下、管得好”。持续开展“每周查厕所”行动,全面提升各类公厕保洁管理和硬件设施水平。

  (三)实施“公园城市”计划,营造生态、美丽的城市环境。落实我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行动计划,推进蓝绿织网、全域营建,夯实绿色发展本底,为市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生态服务产品。

  11.严格加强树木保护管理。建立树木资源管理系统,将全市公园、道路绿地和小区树木纳入“一张图”管理,为主要树木建立“身份证”,推动实现绿化全过程监管。持续加强城市树木迁移、砍伐的审批监管,对乱砍滥伐行为依法追责。科学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抚育城市林荫大道,保护好城市绿色生态基底。

  12.加快实施“山海连城”计划。按照“一脊一带二十廊”城市生态骨架,大力推进绿道、郊野径、远足径、生态廊道等建设,构建“鹏城万里”绿道体系,充分串联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展现深圳山海城格局之美,满足市民群众上山下海户外运动需求。2022年,新建或改造提升绿道60公里,持续打造精品绿道;新建改造郊野径230公里,完善标识系统,开展通信、补给、卫生等设施设置,加强“垃圾带下山、环境零影响”理念宣传,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

  13.大力开展“三型公园”建设。按照复合型、生活型、生态型公园建设要求,2022年组织新建或改造提升各类公园20个,推进中部公园带等公园群、公园带建设。在全市已建成公园中广泛设置AED、书吧、轻餐饮等人性化、便民化服务设施,大力推进文体设施进公园,满足“全龄段”市民群众畅玩一天的需求。持续开展公园文化季、自然教育等公园文化活动,丰盈公园文化。

  14.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加大立体绿化推广力度,实施屋顶(架空层)绿化、桥体绿化、墙体绿化、窗台阳台绿化等多种形式立体绿化,因地制宜增加城市绿化空间,打造一批立体绿化精品示范项目,全市新增立体绿化20万平方米以上。采用增设海绵设施、优化植物配置等手段,以微改造、低冲击方式完善绿地服务和生态功能。

  15.积极推进国家植物园建设。依托仙湖植物园和我市山林生态资源,加强与国家部委沟通,制定深圳市创建国家植物园工作方案。对标国际一流,加强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深化与国际知名植物园、国内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持续提升仙湖植物园物种保育、科学研究、园林景观和科普教育水平。推进部九窝生态修复,为我市生态多样性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四)实施“美好街区”计划,营造舒适、友好的城市环境。结合全市第六立面提升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城市街区“全要素、全场景”品质提升,让城市公共空间更有特色、更有品质、更有关怀。

  16.全面启动“三宜街区”建设。注重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搞大拆大建,以微更新为主要手段,组织各区、各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安全有序、环境品质、民生服务、产业文旅、精细管理等五大提升,将城中村打造成为民生幸福的宜居之所、多元活力的宜业之地、人文特色的宜游之街,2022年完成首批240个“三宜街区”建设。

  17.持续提升城市家具品质。加强报刊亭、早餐车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常态化检查监督机制,确保便民服务优质、市容秩序良好。进一步完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台账,规范LED电子显示屏、门楣招牌管理,督促指导各区对非法设置、存在安全隐患广告招牌进行拆除,对品质低下的进行优化提升,在全市打造10个门楣招牌示范街区,平衡好街区活力与秩序。

  18.打造“明暗有序”的城市夜景。实施城市街区差异化夜景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建筑立面、橱窗广告、灯光夜景等一体化提升建设,营造不同主题的灯光夜景氛围和夜间消费场景。高质量办好2022光影艺术季活动,持续打造“海上看湾区”“光影主题巴士”等夜游项目,助力城市夜间经济繁荣。强化道路“暗区”治理,切实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安全。推动大鹏新区星空公园建设和西涌国际暗夜社区创建,将大鹏半岛打造成暗夜保护示范区。

  19.完善文明养犬深圳模式。在全市深化推广物业小区“十个一”和城中村“123”养犬管理模式,构建更加和谐的小区养犬环境。加强养犬管理服务平台日常管理,全面应用狗鼻识别技术。持续推进“睦犬”行动,加大不文明养犬行为查处和流浪犬收治力度,拓展犬只领养方式,打造文明养犬“深圳样板”。

  (五)实施“精细治理”计划,营造智慧、韧性的城市环境。围绕城市管理和服务要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让市民群众感受更有效率、更有温度的城市管理和服务。

  20.深化智慧城管拓展应用。全面对接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创新科技手段,加快推进智慧城管二期建设,深化环卫、综合执法、养犬管理、安全生产、户外广告、城中村等管理系统的全面应用和迭代升级,持续推进智慧公园、智慧照明、垃圾分类等新应用系统开发。落实全市“一网统管”要求,将指挥中心打造成集系统运行监管中心、业务指挥调度中心和公众互动服务中心于一体的智慧城市管理新平台。

  21.提高综合执法管理效能。围绕城市管理中心工作,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更加合理科学地组织查处“六乱一超”、垃圾混收混运、违规砍伐树木等行为,让城市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按照全市“瓶改管”攻坚任务部署,督促街道综合执法队加大“黑煤气”查处力度。加强执法队伍日常管理监督,组织执法队员开展集中轮训、分批普训,组建市、区、街三级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督察队,开展执法案件办理专项督查、季度抽查,持续提升街道综合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水平。

  22.精细开展“百日行动”。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重大活动环境保障等重点工作任务,结合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更加精细、精准开展市容环境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大扫除、大清理、大整治”,确保城市环境始终保持在高位水平。

  23.提升城市管理依法治理水平。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议事规则和程序。持续完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按照全局立法及规范性文件制定五年计划,推进重点领域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加强与科研院所、专业机构、高校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参与重大问题、重大课题、重大决策的研究论证,强化前沿领域发展研究,打造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决策智库。

  24.推动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大力开展“共建花园”建设,办好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簕杜鹃花展、迎春花市等花事活动,培育壮大花卉园艺市场,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物业小区、居民家庭开展绿化美化。充分发挥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深圳绿色基金会作用,持续壮大“美丽深圳”志愿者队伍,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广泛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加强公众宣传,传播城管好声音、塑造城管新形象。

  (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为城市管理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5.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制度,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全面深化模范机关创建。

  26.着力深化正风肃纪。坚持以政治监督为统领,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局纪委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监督局党组各项重要工作落实;坚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筑牢廉洁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坚持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推进廉政风险动态管控相关制度完善和落实,严密防范廉政风险;坚持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压实整改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坚持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纠“四风”树新风;坚持严的主基调,严肃执纪问责,严格自我监督约束,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队伍。

  27.全力锻造“有心”城管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锤炼干部队伍素质。锻造“忠心城管”,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城市,忠于城管事业;锻造“贴心城管”,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锻造“匠心城管”,以工匠之心、绣花之功,攻坚克难,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锻造“良心城管”,公道守正,清正廉明,干净做事、清白做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及时选配年轻优秀干部。探索建立年轻公务员培养体系,建立健全攻坚调研、传帮带培养、跟踪培养等机制,打牢事业发展人才支撑。

  28.持续增强机关文化活力。丰富干部职工文体活动,常态化举办城管系统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读书会、合唱团演唱等活动,打造“开心城管”。做好工、青、妇各项工作,加强干部队伍人文关怀,做好困难干部职工精准帮扶,传递组织温暖,凝心聚力、同心同行。办好荣誉退休仪式,增强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29.维护城管领域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三管”要求,压紧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健全“一线三排”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全面加强施工作业、汛期灾害防御、森林火灾、公共安全等城市管理重点领域安全防控。强化安全应急管理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推进“科技强安”。加强疫情防控、信访维稳、平安深圳建设等工作,为全市安全稳定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30.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科学合理使用财政资金,保障局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经费落实。完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项目结算审核和后评估工作,保证资金使用科学合规。加强内部审计,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完善局系统运行维护部门预算内控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我局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31.加强局系统内部运行管理。认真做好办文办会、机要保密、政务公开、公务用车、物业管理等工作,提高内部办公运转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督查督办,将上级领导交办事项、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局党组部署重点工作纳入督办,推动重点工作的落实。加强局内部制度建设,定期开展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强化制度执行和刚性约束。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