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

日期:2022-06-29 11:21:47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2022年6月24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仙湖植物园综合楼举行,仙湖植物园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的深圳校外实践基地。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梁建生教授、生物系行政副主任余春红老师、马小英老师及30名学生,仙湖植物园杨义标主任、公众服务中心王青主管、合作交流部冯世秀副主管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图片17.png

  仙湖植物园杨义标主任和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梁建生教授揭牌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仙湖植物园与南方科技大学于2021年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践协议”,确定合作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深圳的校外实践基地。双方以此契机,不断深化交流、扩大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新平台。仙湖植物园利用植物学教学和科研优势力量,与大学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共同推动生物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科研水平提高,致力形成开放共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践创新基地,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受疫情影响,时隔一年后,实习实践课程才得以正式在仙湖植物园开展。

图片18.png

  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仙湖植物园的“实习实践课程”师生合影

  2022年6月20日-24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首次“实习实践课程”在仙湖植物园开展。仙湖植物园集中相关专业的专家,精心安排了12场学术讲座,涵盖植物学、系统发育学、昆虫学、园林园艺、科普教育等多个领域。依据植物进化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原则,依次介绍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以及植物演化、动植物协同进化,植物的保护到开发利用等方面。生动有趣且富有学术性的讲座不仅增进了学生们对植物科学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学习和从事科研的兴趣。

图片19.png

  张力研究员的《苔藓植物简介》课堂上,学生踊跃提问

  实习课程期间,在仙湖植物园专家们的带领下,学生们考察了科普实验园、阴生园、蝶谷幽兰、幽溪、蕨类中心、裸子植物区、苏铁园、水生植物区、仙人掌与多肉园、化石森林、药园等专类园。学生们既学习了植物学基础知识,又了解了我园的植物收集保育成果,还体验和感受了我园独特的科研环境和文化氛围。

  学生们对为期一周实习课程反响热烈,不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提问,课后还一致表示获益匪浅,并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此类的实践课程,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学习到更多专业性植物相关知识。

图片20.png

  实习学生在阴生园考察

图片21.png

  李楠研究员在给实习学生介绍苏铁类植物

  这是仙湖植物园第一次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并主要由我园专业技术人员教授为期一周的实习课程。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植物学知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基础。1990年,植物园被定义为“拥有活植物收集区,并对收集区内植物进行记录管理,使之用于科学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的机构”。植物园的核心任务是开展植物科学研究、科普文化传播和公众服务。仙湖植物园将利用在开展植物资源的调查、管理、保护和利用等工作方面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联合本地高校,持续致力于培养热爱植物分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才,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图片22.png

  张力研究员教授做了题为《苔藓植物简介》的报告,介绍苔藓植物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苔藓的主要特征,苔藓与其它植物类别的关系,苔藓的主要类群,苔藓在陆地植物演化中的地位,苔藓的重要性(生态功能及在园林园艺上的应用),苔藓入门捷识别径,常见种类。

图片23.png

  董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普通昆虫学概论》的报告,主要介绍昆虫的重要性,内部及外部的结构、昆虫对环境的感应及其生殖与发育的方式、昆虫的系统发育与分类,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互作,并按不同的昆虫种类介绍其生物学与生态知识,以及昆虫的社会、捕食、寄生及防御等行为,带领大家简要学习深圳常见昆虫。

图片24.png

  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严岳鸿研究员做了题为《蕨类植物的系统分类及中国蕨类植物的生态与分布》的报告,主要介绍蕨类植物的系统地位,分类现状及其蕨类植物的性状演化,各个主要分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等。

图片25.png

  李楠研究员做了题为《裸子植物的系统、进化和生态》的报告,主要介绍裸子植物的特征、生活史、在植物界的分类及进化地位,包括现存裸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及主要类群、地理分布及受威胁状况、全球保护行动计划,重点介绍一些有趣的裸子植物属、种,人类对其发现和利用的历史及中国分布的裸子植物科属分类、保护现状及利用情况。

图片26.png

  金红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野牡丹科植物的系统进化及其应用研究》的报告,介绍了野牡丹科植物的起源、系统进化、资源概况、识别特征,以及我国植物园保育的野牡丹科植物多样性。对具有园林观赏应用、药用价值、重要生态保护意义的类群进行了重点讲解。

图片27.png

  雷江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园林地被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应用》的报告,介绍被植物的概念、分类、功能、应用方式及新品种选育等内容,综合评价深圳园林地被植物多样性状况,介绍园林地被植物多样性应用实践,景观配置模式及应用发展趋势。

图片28.png

  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杨拓博士做了题为《被子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原理》的报告,介绍了植物分类学简史,植物系统学的基础名词与概念,被子植物系统学的研究方法与证据来源,被子植物系统学的进展与展望。

图片29.png

  张卫哲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拯救植物盲,植物园里的缤纷生命》的报告,通过讲述植物园里的缤纷生命,动植物相互关系背后的科学故事与演化魅力,传递生命之美的理念,播种热爱自然的种子,激发同学们探索生命的好奇心。

图片30.png

  万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东非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非洲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重要代表类群进化生物学、生态学、生殖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百岁兰科、葡萄科、大戟科等耐旱类群全基因组解析工作。

图片31.png

  廖一颖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非洲花卉植物资源概况及应用》的报告,介绍了非洲观赏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的科学调查工作,对繁殖栽培技术、引种驯化,品种改良等探索研究工作。

图片32.png

  李凌飞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多彩的荫生植物--秋海棠》的报告,介绍了仙湖植物园已有的秋海棠种质资源收集情况及研究成果,秋海棠属植物历史、多样性现状、当前主要园艺栽培类群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图片33.png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邢福武研究员做了题为《岭南园林植物的栽培历史与文化特色》的报告,介绍了岭南的自然与历史文化,岭南观赏植物栽培的历史溯源,岭南近代园林植物的文化特色等。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