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127个小区升级“3.0版本” 已初步建立分流收运处理体系

日期:2019-07-05 09:48:00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2019年上半年,罗湖区对2018年已创建的184个2.0小区进行“3.0版本”的升级打造工作,投放点增设厨余垃圾桶、语音提示设备和洗手池。目前已完成建设并通过市里验收的“3.0小区”有127个。

  分类后的垃圾将如何处理、运往何处?记者从罗湖区环卫机运队了解到,罗湖区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分流收运处理体系,对废旧家具、年花年桔、有害垃圾、废旧织物、玻金塑纸、绿化垃圾、餐厨垃圾、果蔬垃圾、厨余垃圾实行单独分流收运和处理,形成了从前端收集到末端处理的全链条运作。

  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处理上,居民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投放到对应的专用收集容器,玻璃、废电池和废灯管累积到一定量后,由物业统一拨打罗湖区环卫机运队收运单位电话回收,运输至区里设立的集中转运点,批量汇集后,分别交由末端处理企业进行处理。至于金属、塑料和纸类,居民和物业可通过市场化原则进行资源化利用。目前,日均收运玻璃1.2吨,电池0.02吨,灯管0.03吨。

  而针对餐厨垃圾、果蔬垃圾、厨余垃圾,餐厨垃圾产生单位与罗湖区特许经营企业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合同》后,由该企业配备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并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上门收运,运输至位于下坪填埋场内的餐厨垃圾处理场地处理。餐厨垃圾通过厌氧发酵工艺,产生沼气,再将沼气通过资源化利用发电,并入供电系统使用,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果蔬垃圾和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理,处理工艺相同。目前,罗湖区日均收运处理餐厨垃圾110.85吨,果蔬垃圾1.22吨,厨余垃圾3.83吨。

  在公众教育上,今年以来,罗湖区定期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垃圾分类专业素质,至今,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开展“微课堂”培训37场。培训人员覆盖各街道的垃圾分类专干、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管理人员以及垃圾分类社工、义工等。

  他山之石

  厦门:个人最高面临1000元罚款

  《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自2017年9月10日起就已实施,其明确规定,随意抛弃、倾倒、堆放生活垃圾的,单位将被处以最高5万元罚款,个人最高也将面临1000元罚款;而未分类投放的,个人最高将被罚款500元。对于多次违规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将被纳入执法“黑名单”系统,列为重点执法监督对象。(南方都市报2019年07月05日星期五SA23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