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垃圾革命”为龙华发展开辟“绿色空间”

日期:2018-12-20 09:28:00 信息来源: 字号:【 视力保护色:

  生活垃圾治理涉及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

  对于生活垃圾治理,龙华区感受至深。

  位于深圳城市发展中轴的龙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产业经济发展迅猛,正在崛起为深圳市新的北部中心。然而,随着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人口大量涌入,龙华区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

  目前,龙华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已超过2300吨。作为新成立的行政区,龙华区没有自身独立的垃圾填埋场与焚烧厂,导致生活垃圾处理长期被动,“垃圾围城”迫在眉睫,城市发展空间极大受限。

  在此背景下,“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被作为攸关龙华区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郑重提上议事日程。

  2018年是龙华区垃圾分类减量的破局之年,“年底前,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达30%,减量总计达700吨/日。”龙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龙华区以“三大体系”“两篇文章”为纲领,大力创新宣教模式,营造“垃圾分类”氛围,建立试点小区,以点带面,完善垃圾“分流+收运+处理”一体化新体系,探索“科技+督导+执法”联动治理模式,将这一场“垃圾革命”进行得风生水起,为龙华发展不断开辟“绿色空间”,让“美丽龙华”实至名归。

  创新宣教

  培育“垃圾分类”集体意识

  “分类就是时尚,今天,你参与这项新时尚活动了吗?”“政府免费发放垃圾袋存放厨余垃圾,让觉得麻烦的人更愿意去做”……

  11月2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议事会在龙华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学校老师、商场管理者等各行各业的龙华人聚集一堂,畅言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各界参与,同样的场景在2018年的龙华不胜枚举。

  6月15日,“4320,志在必赢!垃圾分类,龙华必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宣传接力赛在民顺小学举办;

  9月28日,“欢声笑语庆国庆,垃圾分类我先行”龙华区全面推行住宅区垃圾分类3.0宣传活动在文澜苑小区开展;

  10月21日,“绿色新龙华,全民嗨光盘”活动在深圳观澜湖新城MH Mall举办,118组亲子家庭现场参与“亲子嗨翻Mall”活动;

  ……

  “垃圾减量分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必须让垃圾分类成为龙华人的集体意识”,龙华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坦言。

  在常规的宣教活动之外,龙华区更注重构建稳定、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公众教育体系。

  6月15日,龙华区城管局启动“蒲公英计划”,第一批社工讲师、义工讲师共12名代表受聘为蒲公英大使。他们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开展蒲公英计划微课堂活动,将垃圾分类的文明理念像蒲公英种子一般传播到千家万户。

  同时,龙华区着力建设区级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打造了“1+62”的公众教育根据地(1个区级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6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微课堂”活动),创建了16个垃圾分类3.0模式小区,多层次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全面普及垃圾分类减量知识。

  目前,龙华区已发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基层党员干部到165个住宅小区入户宣传,开展30场垃圾分类知识宣讲、266个小区(城中村)开展“周六资源回收日”活动、50个社区工作站各两次宣传活动,切实使垃圾减量分类宣传工作“遍地开花”。

  垃圾分类街道、社区、物业三级联动、全区协作的格局已在龙华区初具规模,垃圾分类的文明理念正快速融入龙华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中。

  试点破局

  示范引领形成全覆盖

  弈棋落子,首重布局。

  垃圾分类工作量大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龙华区注重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进而推而广之。

  今年8月初,龙华区城管局在文澜苑启动垃圾分类2.0模式试点。小区专门设置了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5个,并配有玻璃、金属、塑料与废纸的分拣房。不到两个月时间,小区垃圾分类成效显著:收运分类垃圾约2吨,玻金塑纸0.8吨,居民参与率达到80%以上,投放准确率达到65%以上。

  9月28日,文澜苑垃圾分类试点升级入3.0模式。每日早、晚7时到9时期间,小区会在垃圾集中投放点增设厨余垃圾桶、洗手池,并通过视频监控和语音督导引导居民做好厨余垃圾分类,按时按点分类投放。同时,小区还增加了智能监控设备等配置,为升级入4.0模式做好全面准备。

  此外,龙华区城管局结合文澜苑小区实际,从社区党员、志愿者、老年人、物管等人群中组织发展了5名热心人士担任督导员。每天早、晚7时至9时,督导员会在集中投放点进行现场督导,指导居民做好生活垃圾,特别是厨余垃圾分类。

  文澜苑小区的试点,探索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模式迭代升级的可行路径。以文澜苑小区为标杆,龙华区同步完成其他15个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3.0模式”创建工作。垃圾分类从星星之火开始形成燎原之势。

  同时,龙华区城管局不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不听劝阻、不遵守分类法规的人员进行处罚。今年以来,根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和《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要求,龙华区开展垃圾分类执法行动554次,开出整改通知书793份,处罚案件19宗,处罚金额累计14500元;针对餐饮企业未按标准排放餐厨垃圾累计查处10327宗,处罚金额136000元。

  “收运处”一体

  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12月1日,龙华街道华富市场一处果蔬垃圾处理点,引起来往商贩和居民的极大兴趣。这一处理点配置了1台果蔬垃圾处理减量机、20个容量为240L的果蔬垃圾分类标准桶,引导商贩和居民分类投放果蔬垃圾,集中处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处理点日处理果蔬垃圾能力可达20吨左右。果蔬垃圾经过处理后,减量率达80%以上。

  果蔬垃圾处理点的设置,背后映衬的是龙华区生活垃圾九大分流体系以及“收集、运输、处理”一体化模式。

  这是龙华区城管局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重点打造的系统工程。目前,龙华全区已建成废旧家具、废旧织物、餐厨垃圾、果蔬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九大类分流体系。

  早在2013年,彼时的龙华新区便开始积极推动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工作,与餐厨垃圾特许经营企业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协议,并发动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以“突出重点、片区推进、集中签约”的方式开展收运处理工作。截至目前,龙华餐厨垃圾收运处理量约200吨/日,收运处理量位居全市第一。

  2015年,龙华区又在全市率先启动废旧家具集中处理工作,2016年完成2个集中处理点统一招标设置,2018年进一步完善集中收运体系,采用新能源汽车全覆盖收运辖区物业小区的废旧家具。截至今年10月,全区废旧家具收运处理约100吨/日。

  同时,区城管局探索开展地埋式垃圾桶分类收集运输工作,强力推动观湖街道地埋式垃圾桶设置工作,并探索地埋式垃圾桶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可行方式,为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有效推行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7月,龙华区成为全市首个实现餐厨垃圾沼气发电的区,走上餐厨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的道路。目前,每日约有200吨的餐厨垃圾通过统一收集处理产生沼气。在这一模式下,龙华每日餐厨垃圾处理的发电量约为3万度,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有效推动深圳垃圾处理走进绿色环保新时代。(南方日报2018年12月20日星期四SC04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