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问需问计问策,用心用力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青岛市城市管理局2020年7月创造性地打造了“星期三问城管”政民互动平台,每周三主动设置议题,通过12319城市管理热线倾听市民诉求,举全市城管系统之力,聚焦解决市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有意见随时提、有想法尽管讲、有不满大胆说”成为推动城管工作的新常态。截至今年9月中旬,已举办58期,累计接收办理反馈来电诉求1695件,已办结1626件,办结率95.9%,组织各类公众开放活动40余次。
以开放的姿态贴近民心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管理关乎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就是市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开放是最好的“化解剂”和“润滑剂”,向市民群众敞开大门,抛出的是开放的诚意,换来的是市民群众的理解与信任。“星期三问城管”活动,一方面,让处长(局长)上线,耐心守候听民声。邀请局业务部门的处长和区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系统的局长上线,充当“接线员”,用心倾听市民心声、回应市民疑问,协调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2021年以来,为推动“星期三问城管”活动走深走实,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又创办“星期三问城管”行风在线特别版,同时开办《“星期三问城管”回头看》栏目,并将每年3月升级为“局长接线月”,让领导干部直面群众、直击问题,零距离倾听诉求,下力气解决难题。
另一方面,请市民进门,拉近距离育真情。常态化举办“市民开放日”“市办实事观摩会”“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恳谈会”“垃圾分类座谈会”“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治理大家谈”等场景开放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公众委员、行业企业、媒体代表参加场景体验、互动座谈。如邀请市民亲身体验智慧城管系统问题处置全过程,亲自见证海水浴场管理服务的优化提升,实地探访供热企业供热季准备情况。市民群众在身临其境的体验感知中、在轻松愉快的交流沟通中,改变了对城管人的刻板印象,加深了对城管工作的认识了解,逐渐成为“全民城管”的一分子。
以主动的姿态化解民忧
“星期三问城管”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服务,通过畅通群众投诉渠道、主动了解群众诉求、打开大门主动纳谏、跟踪办理主动回访、主动邀请市民监督,打造了一条城市管理领域的全流程主动服务链条。通过担当作为、主动出击,为市民解决实际难题,有效化解民怨民忧,赢得了市民的点赞认可。
“星期三问城管”是开放的政民互动平台,有着照单全收的问题接收原则。对于市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不回避、不躲闪、不掩盖,一律“照单全收”、虚心接受,逐一登记造册、对账销号,能解答的当下解答,解答不了的承诺限期进行解决。主动打破业务部门之间的壁垒,在城市管理部门内部形成系统、整体、协同的闭环处置机制。
“星期三问城管”建立了扁平化的协调处置模式。处级干部既是业务领域的“大拿”,也是协调调度的“大脑”,由处长(区市局长)直接担任“接线员”,既可以让市民得到专业权威的答复,更可以由处长(区市局长)直接调度相关资源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问题处置质效。在“局长接线月”中,市局领导更是发挥自身高位协调优势,统筹相关业务领域,协同推进问题的妥善处置,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解决了一大批“老大难”问题。
“星期三问城管”还形成主动回访的整改高压态势。一方面12319热线服务中心负责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式,核实问题整改成效;另一方面局党组每周定期调度市民反映问题处置进度、关注具体问题办理情况。对于回访不满意、解决不彻底的,由责任业务处长重复上线,接受市民质询,倒逼业务部门持续推进工作直至问题解决。
“星期三问城管”开拓主动进社区的城管服务方式。围绕“星期三问城管”线上活动主题同步开展线下服务,每月开展“青岛城管在您身边——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深入社区一线、走进市民家中,现场查看并有效解决群众身边事,把政策善意和人文关怀传导到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巧心,打通城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组织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及社区志愿者5.3万人次深入943个社区,入户走访、安全检查3804户,排查解决燃气供热问题2545个,清理卫生死角3701处,清理垃圾2453吨,整治小广告9324处、占路经营881处、乱堆乱放1022处、不文明养犬行为195起。
以创新的姿态体现民智
“星期三问城管”活动以创新思维进行构思,改变了以往群众投诉、部门办理的单一模式,通过电话热线、场景体验、互动座谈、媒体参与、移动连接等多类渠道、多种形式,形成了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工作多元平台。
全领域、多维度拓展市民参与“星期三问城管”活动途径,鼓励更多的青岛市民参与城管工作、为城市管理献计献策;开发“点·靓青岛”微信小程序,包括“我拍我城”“秀摊”“生活垃圾分类查询”和“城管金点子”等多个功能模块,市民可随时上报问题、查询信息、提出建议,实现城市管理问题“掌上报、掌上问、掌上查、掌上办”;优化“青岛城管”微信公众号问题受理方式,新增视频客服体验,市民可在“云端”与工作人员直接进行视频对话、反映问题。通过线上、网上、掌上、云上等各种方式,全方位畅通市民反映问题渠道,健全市民常态化参与城市管理的工作机制。
通过“星期三问城管”活动汇集民声民智,精准了解市民所需所盼。针对活动中市民反映集中的违法建设、占路经营、噪声扰民、乱贴乱画等问题,开展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环境提升攻坚行动。拆除群众反映强烈的存量违法建设154.9万平方米、新生违法建设8.4万平方米,打造违建治理示范楼院70个;暂停使用乱贴乱画“小广告”通信号码1500余个,拆除山头公园各类违法建筑、私搭乱建141处、1.6万平方米,清理毁绿占绿98处、3.1万平方米,开展城市微治理行动,市容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针对活动中收集的群众诉求,开展“提效能解难题优服务”活动,定期推出“为考生送安静”、“为企业送服务”、轻微违法纳入免罚清单等一批接地气、见实效的便民服务措施。通过“开门办城管”,直面群众诉求,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创新求变、提升水平。
媒体的力量,是城市治理的软实力。在“星期三问城管”活动开展过程中,主动向媒体敞开大门,邀请媒体走进机关、开展监督,借助各类新闻媒体的力量,讲好城管故事,提升城管形象。针对每年供热季供热问题集中的情况,青岛市城市管理局专门建立微信群,将供热企业、媒体记者、分管处室和负责人邀请进群,对点上存在的供热问题,由媒体“发单”、反映问题,由行业管理部门“派单”、调度解决,由供热企业“接单”、整改落实,扁平化、高效率解决居民的供热问题。开展“邀您来当‘市民城管’”活动,将市民反映问题的办理效率、整改成效和群众满意度统统置于媒体监督之下,倒逼各级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下大力气攻坚克难,形成了“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的问题解决路径。
打造全国首创全国领先的
“星期三问城管”品牌
在“开门办城管”的大逻辑下,“星期三问城管”问出了城市管理人开放的胸襟与姿态,问出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激情与活力,问出了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理解与信任,问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赢得了市民群众的由衷肯定和广泛认同,让“青岛城管·在您身边”的社会共识更加深入人心。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科介绍,今年以来,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坚持“开门办城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听诉求、送服务、解难题。打造全国首创、全国领先的“星期三问城管”品牌,全面畅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最大程度开放工作场景,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与市民群众共商共话、共建共治的平台。截至9月中旬,“星期三问城管”活动已举办58期,累计接收办理反馈市民来电诉求1695件,已办结1626件,办结率95.9%,组织各类公众开放活动40余次。对群众反映的重难点问题,实行“局长包区包案”制度,让局领导带头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包区包案、负责到底。
“我们将继续开展好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生倾听主题活动,让有意见随时提,有想法尽管讲,有不满大胆说成为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常态,我们决定开展星期三问城管行动,目的就是用开放的姿态广开言路倾听民声,解决问题疏解民怨,努力把青岛打造成方便温馨之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科说,将继续坚持开门办城管以门要全开,事要解决,群众要满意为原则,让市民群众感到更方便更温馨,让青岛城管在您身边这种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