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 胶州智慧城市“跑”起来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4-27 11:00:48

  步入社区,社会治理智慧平台、智慧安防系统“各司其职”;线上办事,社会保障、政务服务、生活缴费等事项也能“一站式办理”……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决策运行,城市有多“聪明”,人们的生活就有多便利。

  今年以来,胶州市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中,以系统理念推动各类智慧平台建设,打破数据壁垒、信息孤岛,智慧城市建设快速“跑”起来。

  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 胶州智慧城市“跑”起来

  城市的智慧“细胞”

  生活在智慧社区,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记者跟随胶州市三里河街道澳门花园社区居民刘玉兰体验了一番。

  “验证通过!”刘玉兰在小区门口的人脸通行闸机前驻足两秒钟,大门便自动打开,零距离接触却更加安全便捷。居民通过人脸识别设备进出,还可以实时监测到健康码。

  “我们老年人智能手机玩得不熟,还是在大屏上查信息更方便。像便民服务里,水电天然气、维修、送水电话都有。外卖小哥、亲戚朋友来了,看看‘便民导航’就能找到想去的楼。”在小区广场上,刘玉兰对智慧互动屏的功能如数家珍。记者看到,大屏上共有便民服务、群众留言、就业招聘、周边公交、政策宣传等12个板块。

  “203路公交车,还有2站就到达了。”每次去赶公交前,刘玉兰都要在社区智慧互动屏前查看公交出行实时路线。

  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智慧社区建设不仅让“数据”赋能社区服务,还结合区域特点,主动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打造“精准为民”的智慧社区。

  记者还看到,电动车进电梯有智能摄像头“声光报警”提醒,高空抛物等违法行为有“智慧天眼”实时追踪,垃圾投放有“智能垃圾桶”分类指导,让人安全感、幸福感倍增。

  高效运转的智慧“大脑”

  有序的休闲生活的背后,有一个高效运转的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在三里河街道办事处,智慧平台的“大脑”就在此。“工作人员每天实时感知、在线收集、综合分析各类动态数据,打造一张智慧监管网。”胶州市三里河街道智慧办主任张晓东说。

  社会治理智慧平台与“青岛市一码通”平台、“胶州公安”平台、“胶州综治”平台互通互联,在疫情防控、便民生活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智慧城市的发展,不仅包括更前沿技术、更先进设备的投入,也意味着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提升,更精准高效满足群众需求。

  “去年6月,我们发现一位82岁独居老人的水表读数12小时未变,街道网格员立即赶至其家中,发现老人高烧,及时将老人送医。”据张晓东介绍,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平台通过智能水表对用水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识别系统反馈多日未出门老人,及时上门查看情况、提供帮助。

  不仅要有技术进步的“面子”,更要有民生保障的“里子”,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智慧融入“神经末梢”

  “我们原本担心疫情影响无法上门现场核查,不能按期换证影响经营,没想到现在已经有更智慧化的手段,不用到现场,就完成了核查。”青岛福寿康医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葛磊领到了延续后的药品经营许可证。

  青岛福寿康医药有限公司已经经营多年,其药品经营许可证即将到期,需要提前申请,更换新许可证。

  “远程踏勘中,我们通过详细了解经营场所的面积、经营条件、经营人员的资质、具体经营项目等信息后,得出了结论,该公司符合有关要求,现场验收通过。”胶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一事全办科负责人王勋刚说。

  党建引领,打好“统”筹牌,胶州市通过系统智能化升级和智慧平台建设,让服务内容多样化、社会治理高效化。以远程勘验一体化平台系统的“远程视频勘验”功能为例,“无接触”现场核查勘验的实现,在降低行政成本的同时压缩了勘验时限,提高了勘验质效。

  目前,胶州市1111个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除经批准的事项外网上可办率100%,网办路径100%畅通。

  经络打通,智慧化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城市的“神经末梢”,越来越多企业和群众开始习惯畅通无阻、便捷高效的智慧化网上办事服务,仅3月份网上申报业务数量就有9496件。

  据了解,胶州市城市云脑中枢已初显成效,建成公共卫生平台,全市77.43万人建立健康档案;推行“一卡通办”网上业务,社保卡持卡覆盖率已达到98%;整合20个部门的信息资源,统一到社会治理平台,实现多网融合、一网办理;2万平方米以上的重点用能公共建筑全部安装耗能检测系统。

  下一步,胶州市还将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整合数字资源,加快场景接入。实现统一受理、统一处置,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