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建设高品质民生”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邀请市城市管理局二级调研员邹宗森向社会介绍淄博市推行“全民城管”工作机制的有关情况。
据悉,淄博市紧紧围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和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目标任务,根据《淄博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四五”规划》的要求,按照“城乡一体、全域整治、统筹推进、高标提升”的总体思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明确职责任务,推行“全民城管”工作机制,营造“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城乡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彻底解决城乡环境和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并长期保持,有力促进城乡环境大变样、精细管理大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期间建立起具有现代化组群式城市特点的“全民城管”品牌。
引导市民树立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共创有靓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幸福美丽家园,推行全民城管全域网格管理模式。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网格化管理,整合社区、城管协管、数字城管采集等网格员队伍,结合“一网三联”模式,明确职责任务,实现信息共享,提升网格化管理效能。到2022年底,“淄博智慧城管”注册人数达万人以上。
围绕提升城市良好形象,城市精细化管理要以“门前五包”为重要载体,按照“政府主导、城管牵头、全民参与”要求,全面推行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户“门前五包”责任制,调动自管自治的主观能动性。到2022年底,依托市信用库、市空间地理库和市标准地址库,完成“门前五包”的建设工作,各项体制机制全面理顺,全市至少打造10条以上信用星级积分管理示范街区,并逐步推广,到2025年底,实现城区全覆盖,市容环境智慧化管理成效明显。
此外,到2022年底,张店区、高新区、经开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区县建成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5年底,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到2022年底前,实现“城市管理进社区”覆盖率达100%;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区公园式单位、公园式社区、公园式企业达标率达到50%。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区公园式单位、公园式社区、公园式企业达标率达到60%,全市公园式单位、公园式村庄(社区)、公园式企业达到50%;到2022年底,新建设“美在家庭”户1.2万户,争取“美在家庭”建设比例达到40%,全市“美家超市”总量达到1700家以上。到2025年,做好10万户“美在家庭”提档升级,打造一批精品庭院。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