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达人有妙招 果皮蔬菜自制堆肥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9-10 09:27:40

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走进“分类达人”家里,学习他们的分类方法

1.jpg

张珊珊展示自己分类的豆奶盒。

2.jpg

张珊珊在阳台上自制的堆肥。

3.jpg

王芸用纸箱用作可回收物箱。

4.jpg

王芸家的堆肥桶。

  自己在家将没有油的餐前垃圾用堆肥桶堆肥处理,几乎不产生餐后厨余垃圾;喝过的牛奶盒洗干晒干再回收,玻璃瓶的盖子撬下来分开回收,一家三口一天产生的厨余垃圾仅达0.2公斤。这些都是深圳垃圾分类“达人”的专业分类经验,昨日,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走进“分类达人”家,学习并借鉴他们的分类方法。

  “无油的生厨垃圾,加入EM菌就可堆成肥”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9月1日起实施,从不乱扔垃圾到垃圾分类,深圳的城市文明又前进一大步。根据《条例》,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那市民究竟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用过的纸巾可回收吗?家里摆放几个垃圾桶合适?这些都是萦绕在深圳市民心里垃圾分类中的疑问。

  实际上,深圳有不少市民通过蒲公英讲师团、学习垃圾分类等形式了解了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做到分类的专业、细致,成为"分类达人"。9月9日下午,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杨勤来到王芸、张珊珊两位“分类达人”家里,让深圳市民了解并借鉴她们的经验。

  两年前四处寻找分类公益组织的王芸加入蒲公英讲师团,开始了垃圾分类的宣讲,也开启了分类之路。走进王芸的家,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她没在客厅设垃圾桶,垃圾几乎全在厨房处理。

  一走进厨房,就能看到灶台上挂着一个白色的小垃圾桶,王芸说,这里面一般装的都是生果皮或蔬菜等垃圾,这些没有油的生厨垃圾都是自己在家用“波西卡”堆肥桶堆肥处理。随后,王芸就从储物间拿出一个堆肥桶,里面已经堆了数天的肥料。“把这些没有油的生厨垃圾倒在里面,再加入一些EM菌就可以堆成肥。”王芸还启动按键,从桶里面流出液态肥,这些液态肥经地稀释后就可以浇花、浇菜等,“家里一般很少产生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基本上是光盘,除了一些骨头。”

  在厨房里,王芸还放了纸箱等可回收垃圾。“有时就用大的快递箱来装可回收的垃圾,比如纸盒、塑料袋、塑料瓶等,没有用专门的可回收垃圾桶,这样也可以节省塑料袋。”王芸还有一个其他垃圾桶,里面装的是污染过的装过面包的塑料袋、用过的纸巾、碎掉的瓷碗等,“比如污染过的塑料袋、纸巾都是不可回收的,只能作为其他垃圾处理,而喝过的牛奶盒必须清洗晾干后才能回收。”

  如今,王芸一家三口一天产生的厨余垃圾达0.2公斤,非常少,不仅做到垃圾分类,也实现垃圾减量。王芸在厨房抽屉里还放着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有电池、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也是定期清理。

  此外,现在出去买菜购物,王芸都会用一个轻便的袋子,不用商场的塑料袋。王芸还专门推荐一种水溶性、桔梗类的纸巾,可以用过后直接用水冲走。另外,王芸家养了猫,每次猫的粪便都是铲出来倒入马桶内冲走,而不是放入其他垃圾中。

  王芸还会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人,比如她和朋友出去玩,从不喝瓶装水,都是自己带水,久而久之,朋友也从喝瓶装水改成自带瓶装水。“支持环保,支持分类,不是给别人带来压力,而是从自身做起,一点点去影响别人。”王芸说,一开始做垃圾分类可能会不熟悉,会有点麻烦,但做习惯就成自然了,我们都麻烦地球这么多了,垃圾分类这一点麻烦,算不了什么。

  用过的牛奶盒 洗净晾干再回收

  和王芸一样,大学专业是环境工程的张珊珊,对于垃圾分类也做到了专业、细致、环保,令人惊叹。

  张珊珊从2017年开始实践垃圾分类,当时她看到国内外一些“达人”垃圾分类细致到一个小玻璃罐,让她十分佩服。后来她自发加入国内“零活实验室”,通过减少东西来减少分类负担,这个社群现在在深圳有600多人加入,还有交换平台,大家把不用的物品放上来互相交换,用交换来代替购买,减少物品的产生。

  真正走上垃圾分类之路,则是张珊珊有一次在外吃饭,听到有人讨论蒲公英讲师团的垃圾分类,张珊珊赶紧上前询问并加了公众号,成为第二期讲师团成员,由于垃圾分类做得出色她成为了“状元”。

  在厨房里,张珊珊准备了一个小脸盆和沥水盆,沥水盆是用来沥干生的果皮和蔬菜垃圾,也叫餐前厨余垃圾,然后放入小脸盆,最后统一放入堆肥桶堆肥。“其实放入红糖、水、生的果皮和蔬菜,堆肥3个月以上就是很好的肥料。”张珊珊指着堆肥桶说,里面的肥都是黑色的,可以稀释后用来浇花和菜,自己家里阳台上浇的菜都长得很快,像玉米叶子、水果皮、鸡蛋壳之类的餐前垃圾都可以用来堆肥。有时自己一周还去一次梧桐山的农场,把肥料给农场主,顺便买些有机菜回来。张珊珊家也几乎很少剩饭剩菜,产生餐后垃圾。

  针对可回收垃圾,张珊珊做得很细致,她在阳台上晒着一些用过的牛奶盒,“这些牛奶盒质量很好,回收价值很高,但一定要洗干、晒干后才具有回收价值。”而一些玻璃瓶要撬开塑料盖子后才能分开回收,而用过的饮料瓶也要洗干净风干才能回收。

  张珊珊家还有一个其他垃圾桶,她说,贴了标签的塑料袋,用过的抹布等都是不可回收的,只能是其他垃圾。张珊珊是一个分类达人,也是环保志愿者,她在家里还自制洗衣液和用过期的油自制肥皂。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做这些事情内心是非常快乐和充实的,这让生活越来越轻松。”张珊珊说,而且因为垃圾分类和环保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做这些事情觉得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感觉到压力和痛苦,“当分类是一件让你快乐的事情,就变成很容易的事情。”

  居民分类体现公益与责任精神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深圳,像王芸、张珊珊这样的垃圾分类“达人”不少,她们自己身体力行践行垃圾分类,也在不断影响身边的人。深圳的垃圾分类蒲公英讲师团的志愿讲师超过380多人,不断宣传推广垃圾分类,他们身上体现了“公益”精神,“责任”意识,推动深圳的城市文明发展。

  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杨勤参观完两位“达人”的家后感触很深,作为普通市民能把垃圾分类从一般性做到如此专业,这是深圳垃圾分类的榜样和典范,说明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细致做起,就能一点点做好,推动垃圾分类落地。”杨勤说,这也体现了市民的家园意识,及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具体按照下列要求分类: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垃圾,包括废弃的玻璃、金属、塑料、纸类、织物、家具、电器电子产品等;

  (二)厨余垃圾,是指容易腐烂的食物残渣、瓜皮果核等含有有机物质的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厨余垃圾等;

  (三)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且应当进行专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家用化学品等;

  (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南方都市报2020年09月10日星期四NA02版)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